这是刘墉的最新作品《我不是教你诈》的第一部 —— 现代社会处事篇,讲为人处世,第一次会让你心凉一半,然后豁然开朗有种功力大增的感觉,最后会坦然面对内心和这个世界的险恶。
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地坚守原则
是教你保护自己,且在风雨狂澜中,作个中流砥柱
第1章 泄露天机的人,易遭天谴;打听人机的人,易遭人怨
如果你不幸听到别人的秘密,对方在这世上只告诉了你,又叮嘱你不能说,你就要真正做到"一字不说"!如果你发现别人知道了你的秘密,千万要忍;因为别人很可能只是猜测,或只知道极小的一部分。你自己可千万别成为"真正说出来的那个人"。
记住,这世界上许多人会问你对第三者的看法。他的目的,可以是调查,也可能是"套你的话"。当你发现别人来套话的时候,一个字也不能说。至于在一般闲谈间,如果你发现对方要批评与你相关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把话题带开,或暗示对方,你的"关系"。否则,对方的批评一出,如故事中的,那许许多多的副作用,就会产生了。总之,能不传话,最好不要传话;能不套话,最好不要套话。能不涉入"背后的批评",最好不要涉入。让自己像沙滩,多大的浪来了,也是轻抚着沙滩,一波波地退去。而不要像岩石,使小小的浪,也激起高高的水花。
第2章 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聪明"包括的不仅是知识、反应,更应该包含处世的智慧。
年轻人失败,常败在不知道及时表现自己,也常败在过度表现自己。愈表现,愈得意,得意忘形地忘了别人的存在。
第3章 即使你帮助人,也要把对方的面子做足
送礼是大学问,不但要送得"对",而且要送得巧"。"实用"不等于"情意";"价值"不等于"重量"。
你即使送东西帮助人,也一定要把对方的面子作足。
第4章 一个失去部队的将军,还不如一个会作战的小兵
鱼不能离开水,如果你靠群众起家,就不能离开群众。如果你靠某样专业起家,最好不要被"调离"你的专业。即使被调开,也要保持联系,不能落伍。
至于功高震主的"广义"解释,就复杂多了,最少我们可以归纳成以下两种:一、对主的了解太深,或因为与主太熟,恃宠而骄,造成"功高震主"。二、因为做事的方法太直,可能对主造成伤害,以致震主。
除非你自立门户之后,条件远优于原来的东主,你是很难在短期获胜的,即使获胜,也常会两败俱伤。所以,不论跳槽或自立门户,都得好好策划,而不能因为自己"狐假虎威"地得到些掌声,而错估真正的形势。否则,你会败得很惨,甚至惨到在原来的圈子呆不下去——用非常的手段,应付非常的对手,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第5章 笨蜻蜓抱着自己的尾巴啃,还以为抓到了一只大肥虫
这世上送"有形礼物"给你的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以一种莫明其妙、毫不合理的方式,捧上礼物,又使你不得不接。即使不接,也不得不百分之百领情的人!
当一个人预期,甚至确定你会给予额外的奖励时,当然会努力地表现。
第6章跟主子穿一条裤子打出天下的臣子,常第一个被杀掉
不论在政治、军事、商业界,聪明的领导者,都知道怎样安排部属之间的"权力均衡",使领导者能不被蒙蔽,也减少部属联合叛变的可能。你必须一方面做到充分授权,要求部属分层负责,一方面对于各种"小道消息",要有过滤的能力。
你尤其要多听少讲,免得部属拿你无心的一句话,"鸡毛当令箭"地下去传递,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一个对于部属告的每个状,都作立即反应的人,绝对不是最佳的领导者。领导者怎样使属下各尽本职,客观地树立,而不是主观地敌对,以避免徇私、腐化,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第8章 用非常的手段,应付非常的对手
上帝把我放到地球上,是为了要我完成一定的工作。现在,我还落后大多,我永远都不会死!
当一个人偏狭地时你好的时候,他自然期盼你能偏狭地对他好。施者总有不甘,受者总有不安。
了凡先生写了一段很引人深思的话:"若所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所行虽然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
第9章 情归情,理归理,好话丑话最好都说在前面
我们要好好检讨:原则、酬劳、赏罚,是不是应该跟人情分开来?所谓"情归情、理归理",好话丑话都说在前面。
这不再是个能猜来猜去的社会,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社会。该讲明的事,如果都能早早讲明,事情会完满得多!
第10章 如果绝对的权力,会造成绝对的腐化,那么,不断的竞争,就能造成不断的进步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处处利用这种智慧,让外行的自己退到另一个角度,冷眼旁观地听那些对立的人说话。然后加以组合、分析,成为我们的结论。
记住!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冲动地去争吵,要冷眼看人生,在那许多人际利害的矛盾中,积累自己的知识。
第11章 会打电话,天涯变咫尺;不会打电话,咫尺变天涯
既会发怒,又难以被激怒。适时发怒,又适可而止。这发怒的学问有多大!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用发怒表示立场之前,先应该学会,在人人都认为我们会发怒的时候,能稳住自己,不发怒。
有些人才,不屑于跟人竞争。只是,不屑于竞争,是好的!不敢去竞争,就糟了!前者自己朝认定的方向,不断努力,总会出头。后者,一逃再逃,虽然有才气,到头来,也要落在人后。
第12章 当别人叫你往前站的时候,先看看是不是正有子弹飞来
年轻人!记住!这世界上处处有古先生,看来把最好的东西交给你,令你感激涕零。
但是,你也要想想,凭什么他要给你?你是真年轻干练,足当重任吗?抑或你只是个替死鬼?
不要忘了!尤其在你最得意的时候,切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后记:书呆子的反思
音乐家伯恩斯说:"你们要想成为伟大的演奏家,不仅在于你多么勤苦的练习,更要看你走上台,面对观众的强大压力时,是不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恐惧与犹豫,全摔到一边。由内心产生一种特殊的力量,一种不信你办不到的力量。那力量,使你成为大师!"
随兴写作,我笔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触动心灵的美,不见得华丽 —— 真正会心的美,常像是简简单单的禅宗不墨画,不必华丽的色彩,也无需复杂的构图,却能在那"空灵"处引人遐想,给人美。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一段话:"你们将来教美术,目的不应该是造就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国民。让他们能从最平凡的东西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东西,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而不只是现实的价值。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觉,面对人生的苦难。"
想想看!有多少父母不是这样叮嘱孩子?问题是,孩子也是人,他难道不知冷、不知饿?不晓得穿衣、吃饭?十几年这样"伺候"下来,那天生的本能,只怕反而变得迟钝了!我们一方面用无微不至,不必孩子操心的方法去带他,一方面又希望他能成为独立思考、有为有守的人。这样的教育,能成功吗?
也许你会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