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在县二中就读,那段时间,每周骑着一辆破旧的凤凰牌自行车,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一溜烟的往返30余公里,公路上很少见到疾驰的车辆,偶尔听到身后传来的鸣笛声,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往返于城乡间的那几辆有些破旧的公共汽车。
另外,路上见得最多的就是牲畜拉的车子,车子里装着煤炭,红砖或粮食等物品,赶车的人在上面眯着眼,手里扬着鞭子,有的还哼着小曲,生活的节奏和年代非常合拍。
也有跑运输的拖拉机,当时我们这儿还是棉花产区,拖拉机后面装着两人多高的棉花,机器发出“啪啪啪”的巨响,大老远就能看见车上的棉花堆,随着“啪啪啪啪”的声音有节奏的颤抖着,似乎马上就能翻倒下来。
一般情况下,家长嘱咐小心车辆,我认为主要就是针对这些超高的棉花车和骡马车,前者超载,后视效果不佳,而后者,公路上行驶的罗马最容易被车辆的鸣笛声给惊起野性,驾驶员控制不住,导致四处乱跑伤人损物。
我们村的几个同学就是在这样的路况上蹬着自行车,在家长的声声念叨里跨过了高中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