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景

作者: 善下归海 | 来源:发表于2020-11-30 22:31 被阅读0次

    从我住的宋刘村走路到上班的机械市场,有好几条路可走,最短的那条下楼右转,在村里的一条石板小街上走五分钟,然后再左转,拐上宽阔的将军路,在步行路上再走五分钟就到了上班的店里。

    石板路上的石板厚薄不匀,有高有低,中间的石板底下是周围住户的下水道,有时踩到一块活动的石板上,会崴一下脚,能看到脚下两块石板间的缝隙中,废水在下面流淌。

    人行路上停满了汽车,有的车不知已经在这儿停了多长时间,车顶上的落叶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把本该停在这儿的摩拜单车挤到人行路和辅道的交界处,依在一棵棵的树干上。步行的人在一辆辆车之间穿插,要时常绕到辅道上,才能继续往前走。

    省城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卖东西的多。石板路的两旁满是小店,烧饼铺,包子铺,水果摊,大的顶多有两间房,小的只是一间屋子的一角,或者是一个房檐,一个街角的简易小棚,所谓的寸金寸土就是这样的吧。

    早上上班的时间,小街上的人特别多,大多数都是匆忙上班的年轻人。他们在这个村子里租间房子住,骑电车或坐公交去上班。这个村子在城市的边缘,房子都是村民自己建造,比起市中心那昂贵的房租,这里算是白菜价了。

    早点对于年轻人来说很简单,一个肉夹馍一杯豆浆,或者一个牛肉饼一盒奶,再或者一个煎饼果子,明目众多的早点不外乎面饼里夹点菜、酱和调味品,大都一个口味。走在路上或坐在公交上早饭就解决了。

    因为小店和摊位多,街两边的水泥地上满是油污,在上面走过时鞋底和路面很亲密,需用力才抬起脚来。将军路的铺路上不知以前有过小吃车,还是停放的车辆漏出的油污,斑斑点点,在上面走过也有同样的感觉。

    还有很多在附近工地干活的农民工,他们都戴着安全帽,身上的衣服都带着自己工作的印记:蓝色工作服上溅满的白色油漆,或灰色鞋袜上带着的水泥斑点。他们或者三五结伴,或者夫妻俩一同,骑着摩拜单车前往工地。更有穿着单薄的年轻人,提着包披着衣服从小街两边的楼上飞奔下来,在街边的小吃车旁要杯粥,像内急似的两条腿交替踩着地,付完钱抢过老板手中的粥,向小街尽头的公交站跑去。

    这条路我只有在时间紧张的时候才会走,平时我更喜欢走那两条远路。远路拐的弯要多,都是村子里的胡同,来回走着的都是挎着书包牵着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一边走一边催着手里牵着的那个小人,有的挎书包的那只手里还提着垃圾,更是不耐烦了那个慢吞吞的孩子,语气里带着愠怒。

    有穿了睡衣出来买早点的妇人,蓬松着头发,粉底白花的毛绒睡衣略显宽大,赤脚趿一双棉拖鞋,一只手掩着衣襟,一只手提着早点急急地走着。也有锻炼归来的中年男人,系一块红底黄花像女士丝巾又像包袱皮的四方形花布,大踏步走在街上,像威风凛凛的将军,又像身披红色斗篷的超人,脸上闪耀着正义的光芒。

    有几个寒冷的早晨。总会看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穿着干净的棉衣棉鞋,蓝色的四方巾包着头,缩在一个屋檐下吃包子。看她的穿着不像是没有人管的老人,那蜷缩着的身影有些让人心疼。等她抬起头来时,看到皱纹纵横的脸上略显呆滞。

    这几条路最终都汇合到木材市场西门外的那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水泥路的南端是一栋公寓,北尽头是一所培训学校,所以这段路上人熙熙攘攘,在木材市场大门外一直到学校门口排满了小吃摊,生意都很火爆。

    早上这条路上走着的大都是培训学校的年轻人,喜欢看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更喜欢感受那种青春洋溢的氛围,以怀念一下自己早已逝去的青春。

    拐进木材市场的大门,我需横跨多半个木材市场,才能走到进入机械市场那个门口。木材市场还有我上班的机械市场,老板大都是南方人,有喝早茶的习惯。八点多钟,他们办公室门前的小茶桌上都摆着精致的功夫茶具,有的自斟自饮,有的一家人都聚在桌前,不知已喝过几盏了。

    有环卫工开着垃圾车来收垃圾,走到一家的门前下车,把门前桶里的垃圾倒进车厢,再去下一家。一个蹲在路边看手机的中年男人,看到高兴处哈哈大笑起来,惊的环卫工手里的垃圾桶差点掉到地上,不满地看向那个男人。被看的那个人还沉侵在他的欢乐中,并没有注意别人的眼光。

    一胖一瘦两个保安巡逻过来,他们穿着一样的制服,胖的衣服像是要撑破,瘦的那个,却像是农夫用竹竿撑在田里的稻草人。他们和老板们打着招呼,每天都是那几句:吃了吗?今天天气不错!又喝上了?

    早有同事开了店门,换上工作服,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kb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