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不下30本育儿书的,我近半年对于育儿书一度有些无感
总结下来一句话就是,如果带孩子很累,说明方法错误,如果带孩子很轻松,则说明可以继续。
那最近为什么开始看这本书呢?一是因为平台上新,其次最关键的是孩子最近发生很多不太理解的行为,动者大哭大闹,虽然最后自己还能比较有条理说明自己的需求
让人好气又好笑,但是很明确的是,这种行为是不太接受的,首先因为孩子很累,其次持久的哭闹会影响大人的情绪,大量损耗精力。
而这本书让我收获的三个点已再次强调:

1情绪力,其实是一种可控可练习的技能,
就像肌肉一样可以训练习得。
学到的一个点是5岁以内的孩子他是没有办法自己控制自己的,所以当他发生情绪的时候,是需要转移注意力,而大人是需要示范作用,用自己的言语形象物品去转移他的兴奋点。
因为孩子并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无法理解,但是他会天然的去模仿,所以这个时候大人的心态的平和,言语的积极非常重要。
教孩子讲道理,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完全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2抗逆力
所谓的抗逆力,其实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尝试,多对外接触,然后大人允许接受他犯错。很多父母跳脚是因为潜意识中不接受犯错的问题。
世界抗听力研究中心培养抗听力的三个步骤:
一我有 的意识 (我有爱护,支持,帮助)
二我是 的积极意识,(我的长处和优势)
三我能
相比于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那在挑战这一个度的把握上,父母经常犯错,实际上从3w1h去把握。
who 是让孩子去自我设计,而不是父母设计。
where 从小事情,从孩子爱的身边的事开始做起。
when 不在他疲劳伤心烦躁的时候进行。
how 当孩子做成一件有挑战的事情,欣赏他的成功。而不是去看哪里可以做的更好……
3自控力中关于打游戏的处理。
关于父母对打游戏的处理,我们其实不应该关注于禁止打游戏的行为,而是要关注在减少打游戏造成的负面影响!
因为单纯的制止行为,会让孩子认为你不允许他快乐。而我们只是为了减少过度快乐造成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有时间长,对眼睛不好,影响学习成绩等,所以依次可以沟通时间,事先拟定不影响成绩,若出现成绩影响,则强力制止。
额外一点:培养专注力其实就是培养选择力。
最后一句金句结尾:
不是因为我们人类善良我们就去帮助别人,而是因为我们帮助别人之后,我们变得越来越善良。
——by 罗伯特·特沃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