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聊天时,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在谈话不久大致了解其认知的框架。许多人说认知就是认知,还有框架?当然有,万物都是有结构的存在,结构即框架。
皈依佛门的人对于人生观的认知是六道轮回,即在他们的眼中人是轮回转世的,行善上天成佛作恶入地为魔,一生之功过在死后会被评判进入其中某一道之中,有了这个认识后人就不会慌张,因为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归属在何处,即便是这一世只能入下三道,还是可以通过下一世下下世的修行终能成佛成仙。这是一种人生观,就是人对人生归属的认知框架。
同样是宗教,与佛门相比基督教的人生观则不太一样,它的归属只有两个 —— 要么天堂要么地狱,没有中间地带。而谁上天堂谁下地狱是由上帝说了算,即末日来审判。末日临之际这个审判决议需要经上帝签发决定你的去留,所以有人发明了赎罪券。可想而知相信基督教存在的人的人生观是线性的,大家为善为恶的结果需要到末日到来时才会被清算。
自律和他律你选择哪一个?
当然不光是这个问题的认知框架不同,你看事情的框架如果是圆的和直线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也会完全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