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上班,黄昏下起了雨。想必像今晚这样的悠闲日子不多了,以后最熬煎的时刻是晚加班再遇上雨。
打开微信订阅号,首先看到介绍音乐以及音乐人的公众号,那就趁机听会音乐吧。
每感心烦意乱焦躁抑郁时,一篇文章,一首音乐总能让我立刻安静下来,读文品悟,听音畅游。喜欢这样的感觉,读到某处,刚好有相关的那首歌,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下面的文字。
今天这篇文章讲述的摇滚乐队的一位主唱,不知道他的曾经,也不了解他的现状,其实都源自我对摇滚的感觉。也许和性格有关,一直不喜欢嘣嘣咚咚撕心裂肺的闹腾,虽然我也钦佩摇滚音乐人所追求的怒放。所以,读文期间只点击了一首乐曲。
文章最后的视频号乍一闪现,我便点了进去。听了一首笛子版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又听了小提琴版的,我感觉还是小提琴的更适合演绎这首歌的情感韵律。毕竟,笛子属于快乐。
顺手往下划动,被标题吸引,点开了某演员朗诵的《长恨歌》,题目说他情到深处动情落泪。不可否认,他是一位优秀演员,在许多影视剧中扮演了经典角色,他在这个朗诵里也确实落泪了。
可是,一个好的朗诵不应该只是打动了自己,最可贵的应该是打动观众,引起共鸣。虽然成功的朗诵先需要打动自己,但并不仅仅如此。
观看过许多朗诵视频,也作为选手或评委参加过许多朗诵比赛,我以为,背过朗诵稿是朗诵的第一前提。只有稿子了然于胸,才有临场发挥时置之死地的毅然决然。而这位朗诵者显然没有背过白居易的《长恨歌》,朗诵过程中他多次低头看稿,这势必影响他与诗歌内容的契合。所以渐渐地,我远离了朗诵的舞台,没有深厚的功底,我只想安静地坐在台下,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感受那些把诗歌当生命的朗诵。
相较于现代诗文的舒缓跳跃,古诗文更易背诵,尤其是传承久远的经典。只要花些时间,用些心思,先读熟研究透,别说一篇童子解吟的长恨曲了,就连熟背《滕王阁序》《逍遥游》《离骚》等古文都不在话下。
曾有幸看过鲍国安张丹丹两位老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朗诵视频,十二分钟全程脱稿,有些诗文虽然已经出现在身后的屏幕上,可他们没有回头,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出其中的情感、信仰、理想、生命。这是怎样的钻研和敬业,敬仰与执着才让人们对他们二人的朗诵一听入迷,二看上瘾,三品敬佩!
曾经搜索过曹操《短歌行》朗诵视频,观看比较众多版本,也只有鲍国安老师演出了曹操的抱负渴求,朗诵出了曹操的忧思慷慨。
可以说,朗诵比演讲更难。朗诵讲究真实细腻,你被触动了,还是你被震撼了,你被感染了,还是你被启发了,这都是你真真切切的感受。不需要朗诵者去刻意做什么。即使付出了情感,精选了背景音乐,始终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而演讲则需要去讲述,去号召,去表演,去发动,创造共鸣。情到深处可以潸然泪下,情至高处当然激昂澎湃,纵然有些夸张也不为过。朗诵重在情感,演讲重在精神。
电视剧《北辙南辕》中小雪说,在话剧、电视剧、电影中演员最难演的是话剧,因为它没有过多的外物可以借助,并且不是一段一段可以喊停的,因而最能检验一个演员的演技。电视有真实的场景,电影可以后期制作,唯有话剧演员的基本功是实打实练出来的,来不得含糊。
同样,在朗诵、演讲、表演中最难演的是朗诵。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四名领诵员以挺拔的身姿,深情的朗诵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世人瞩目。所有的征服都是来自默默的努力与不懈的坚持,还有发自心底的热爱。既然热爱,便请专注;既然选择,便要风雨兼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