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谈到「写作与阅读这个事情好像正逐渐走向小众,大众消费内容的倾向更加偏向于短平快的视频」。事实上确实是这样,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互联网的兴起吗?而互联网之前,好像更喜欢看电视,把时间轴拉得更长的,在往前的更漫长的时间里,大众的消费倾向会有「听说书」,「看戏剧」,「走街串巷聊八卦」...
意识到写作和阅读一直是件小众的事情后,大部分的人可能不太爱把看书作为日常消遣的一部分时,反而让人长舒了一口气:可以在一个不被很多人看到的环境下,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那么写作相对于「图片」,「视频」等表达形式,优势在哪里呢?
阅读是双向的事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类似于和作者交流,两个势均力敌的人在咖啡店里一边啜饮咖啡,一边将近几个月自己的思考感悟向对方倾诉。在这个语境下,没有不可以描述的东西,人们都倾向于解构自己的思维,容纳他人的思维。而写作呢?有趣的是,写作又是一个人的事。美国学者摩尔根在 1877 年出版的《古代社会》中提出,文明社会「始于表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而我们的文字始于结绳记事。也就是这件事情一开始就是自我表达的过程,从记录下每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到把脑海中想象的故事描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用去思考绝大部分人喜欢什么,我们要做什么事情来满足他们。正是这样一个个个性化的表达,才让写作出来的内容可以被它的读者作为双向交流的媒介。
那么「图片」和「视频」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图片越来越具象,具象的好处是误差会越来越小,当我们在谈论胡歌的时候,我们都确切的知道那是仙剑里面的逍遥哥哥,而不会描述为「唇若涂脂,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的人。但是具象的坏处是,没有误差,就不用思考和想象了。李逍遥御剑过蜀山的样子,就一定是胡歌的那个样子,仔细想了想,如果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那是多么无趣啊。
跳跃下,想起来文章要有个标题,就引用了陆游的诗:风卷江湖雨暗存,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百度上的诗意分析是:「 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而我更愿意理解为,陆游只是个用着暖气的猫奴,一边吸猫一边感叹:你们这群没有暖气用的南方人,冻着了吧。同样的文字能够有那么多想象的空间,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