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赋诗,或是寻常生活必需的内容。前人、生人、熟人、朋友的作品,总是作为自己的精神享用,艺术的独自欣赏。欣赏之余,唐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次韵赋诗,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多数次韵或者步韵的和诗,唐人总是标明题目,以便读者查找原玉,进一步比较和欣赏作品。但是,也有虽为步韵或者次韵的和诗,却没有标明,或可视为暗自唱和。譬如,刘长卿有一首五律《馀干旅舍》,被张籍以《宿江上馆》之名暗自和诗,虽然没有标明和诗,却被千年以后的会心读者施蛰存教授偶然发现,目为和诗。
刘长卿五律《馀干旅舍》诗曰:
摇落暮天隽
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
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
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
何处捣寒衣
刘长卿自诩“五言长城”,他的五言诗作的真好,一般人的确难以逾越。馀干是江西的一个县城,诗的开头点出了暮秋傍晚的时空;颔联尽写眼前景色,孤城、独鸟都是自身孤独心境的写照;颈联再写景色,渡口月上,邻家渔未归来;尾联进一步渲染,本来这孤独的心就无处安放,远处传来的捣衣声,使得愁心愈加惆怅。
而张籍的《宿江上馆》,犹有同调之妙。其中写道:
楚泽南渡口
深深夜来稀
月明见潮上
江静觉鸥飞
旅望今已远
此行殊未归
离家久无信
又听捣征衣
和诗的妙用自不待言。即使暗自和诗,也可以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让人逐渐进入迷思的化境。张籍的旅舍孤独与刘长卿类似,而其诗里的意象也近于刘诗。今人阅读唐诗,常常不禁拍案叫绝,而且会暗自和诗。而这也不失为学诗的途经之一。当然,和诗不可偷诗,其语言、意象、意境或当与原玉拉开距离,切忌“偷语”“偷意”或者“偷势”,力争呈现自家感情和面目。施蛰存教授以为,张籍实际上是偷了刘诗,或可聊备一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