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重庆理工大学
文章—《财富自由之路》--学习如何融会贯通

文章—《财富自由之路》--学习如何融会贯通

作者: 龙白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21:44 被阅读57次

    一介绍

    读过很多书,每天都在记录,在实践,不过却很少写文章,只敢在自己的世界里写写日记。

    来到简书之后,看到了很多书友的故事,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努力的人的。

    我见到了为了成长每天日更的同龄大学生,他们使我羞愧,

    所以我大胆的写了这篇文章,下面我将用三步由浅入深的说明,

    学习怎样才能融汇贯通?

    二知识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什么才是知识呢?

    这本书中对知识的定义为:

    知识指的就是,那些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且从长期来看,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知识的本质是信息,但不是什么信息都可以被称作为知识,

    它有两个条件“它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的信息”,

    和“且从长期来看,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举两个例子:

    很多人学习之后,从来不主动复习,从小学就养成了等老师帮忙复习的习惯,

    如果你能深刻的理解这条曲线:不复习,肯定忘,多复习,忘得慢。

    换句话说,不复习的学习,都是迟早会忘的无用功。

    每一次学习,都要主动回忆一下上一次学了什么,让自己忘得慢一点。

    第二个例子

    王阳明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

    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其实很简单,就是说:

    “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去付诸实践。

    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

    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理论,后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

    2009年以来,习近平就数次提及“知行合一”。

    你学到了一个知识,不马上行动起来,去用它,

    你怎么知道你是“真知”呢?

    好了,例子举完了,

    相信你已经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来我来讲讲一个很火的概念。

    三碎片化

    这个概念,已经火了好些年了,

    一提到这个词,就让人想做点什么。

    但是人们匆忙中搞错了这个词的定义,

    知识无法碎片化,碎片化的只是时间。

    学习从来都是长期的,持续的,连贯的。

    在坐公交的时候,读一篇好文章,到站了,心满意足的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

    午休的时候,打开手机听书,听完了,心满意足的进入梦香。

    这些都是无效的,那正确的姿势因该是什么呢?

    读文章,如果真的是“知识”,那就为它抽10分钟做一张“思维导图。”

    听书,如果真的觉得它有用,那就用30分钟把认为重要的听写下来,

    在花10分钟做一张“思维导图。”

    没错就是这种,字丑勿怪,,

    看不懂的话,

    建议买一本《思维导图》的书,自行参悟。

    四融汇贯通

    知识学到后面会进阶,你会拥有“体系化的知识。”

    说的高大上一点,就是《刻意练习》中所说的“心里表征。”

    那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呢?

    融会贯通是两个貌似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

    然后这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所以只有博学多才的人,才有融汇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

    那通往融汇贯通之路,有什么好策略吗?

    你别说,还真有,那就是“漫游”。

    理解起来就是:

    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是在是太多了。

    不过我们总有许多“被要求学”的知识,和自己主动想学的知识。

    不管是哪一种,抱着“既然要学,那就把它学到好”的心态,

    想尽办法学好它,开心地学,认真地学,学好它。

    因为学好的知识点越多,两个知识点之间产生联系的 可能性就越大,

    当你不经意间,发现“这个知识还能这样用”或者“这个我学过,我知道”。

    那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

    结语:

    读书最重要的是自己思考,送亲爱的你8个字:

    知易行难,知行合一。

    我是龙白先生,希望我们可以共同成长,

    当然顺手留个赞那就更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章—《财富自由之路》--学习如何融会贯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qf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