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1

作者: 逆行时刻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13:57 被阅读40次

    爱,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读《一根教鞭》有感

    曾在《教师博览》中看到过一篇题为《一根教鞭》的文章,文中讲到了一位班主任经常用教鞭打学生,一次,她用一个名叫晓玲的女生亲手做的教鞭打了那个女生,致使那个女生早早退学的故事。看完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文中的老师打了学生,这在今天的我们看了,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是要受到谴责的。可是作者却说“毋庸置疑,她是爱学生的,这是她爱学生的方式”,这让我费解,却又仿佛很理解,因为我们小的时候,爸妈也是这样把我们交给老师,认为老师打骂我们一定是为了我们好,因为爸妈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确,有很多调皮的学生都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改邪归正”,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是这方法却不适合所有人,至少不适合像晓玲那样孩子。对于像晓玲这样的孩子们来说,简单粗暴的爱远不及温柔的爱来的实在。

    作者讲的是几十年前的一件事,所以对于这位鞭打学生的老师的现状,只用寥寥数笔,讲述了她被投诉,失去上课的资格。而对于这位老师的行为,作者也表示无意责怪,因为那位老师所教的数学成绩年年全校第一,更因为她还曾用她微薄的薪水,接济了几个交不起学费的孩子。所以,在那个时代,似乎“严厉而粗暴”,反而是用来形容好老师的。

    当看到“班主任杀气腾腾地冲到她的身边,扬起手,‘啪’的一声,教鞭重重地砸在她的头上“这一句时,我似乎觉得那一鞭不仅仅落在她的头上,更重重地落在了我的心上。那教鞭是晓玲亲手做的,她是那样急切地争取到做教鞭的资格,那样认真专注做了那根教鞭,甚至还为教鞭配上了亲手打的璎珞,为此还第一次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可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竟会成为第一个接受这根教鞭惩罚的人,即使时空相隔几十年,我仍然能感受到,那痛,那委屈。如果,事情能在晓玲得到表扬为止﹔如果班主任能在举起教鞭时想想孩子的委屈多好?谁也不想做不出作业﹑回答不出问题来的。可是没有“如果”。晓玲为此受到了同学的嘲笑,也为此早早离开了学校。

    “爱之深,恨之切”,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这是那位班主任爱她的学生的方式。的确,在她的关爱下,她班上的成绩年年第一,说明她的方式是有很大的成效的。可是,她对像晓玲这样的学生造成的伤害,是她在教学上的优秀成绩可以抵消的了的吗?

    正如作者在文章结尾所写“对一个孩子而言,童年只有一次。伤害就是伤害,无论是以爱的名义,以恨的名义,还是以爱生恨的名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恨铁不成钢”的爱,更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6-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qh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