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什么
亚历山大·冯·贝海姆·施瓦茨巴赫 (作者)
译林出版社
这本书开篇就说了:这是一本给孩子们的关于宇宙的书。
速速读后,对其的第一印象是觉得这是一本简略版本的《世界观》与太阳系简介的合集。
既然是写给孩子的,语言就非常的直白和科普化了。全书的结构也很明朗:
○ 首先介绍了一下宇宙,从地球往外面说,一直说到距离我们有135亿光年外的星系,带领读者进入了茫茫无尽的宇宙中。
○ 随后介绍了宇宙观的演化史,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是如何从地心说进步到了日心说,又进步到了认识到太阳系只是宇宙亿亿星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
○ 最后,用了比较大的篇幅,详细的介绍了太阳系和我们的八大行星,各个行星是哪个人先发现的,行星及其各卫星的希腊命名由来,各个行星的地貌和气候,等等。
最近一段的读书中,对原始又神秘的印度教有了些兴趣,在这一本《宇宙是什么》,又见到了《吠陀经》这一本印度名书:
早在公元前600年,印度人就在他们的《吠陀经》中做出了有关太阳位于行星系统中心的推测:“地球、行星、大气层都是以太阳为中心的。” 吠陀是梵语中的一个古印度词,意为知识。
如此看来,“日心说”一早就有之,只是处于欧洲大陆的人们不知道。
在前些年,冥王星被取消了作为行星的资格,此事在当年在各在新闻里广为报道,但在我自己的印象中,却一直不清楚原因是什么,也就一直疑惑,好好的人家当行星那么多年了,为什么呢?
这本《宇宙是什么》中给出了清晰的解释:
在海王星后面,研究者们发现了大量的小型及中等大小的天体;如今人们将这些天体所在的区域称为柯伊伯带。在这区域中,数千颗巨型石块飞来飞去。冥王星也是它们中的一颗。
如果依旧把冥王星视为行星,那么在柯伊伯带中与冥王星类同的其他天体,也应理当视为行星,那样的话数量可就嗷嗷多了。最终,取消冥王星行星资格的这个方案被最终通过。
这本书从介绍宇宙知识的角度来看内容单薄了些,但从介绍太阳系知识的角度来看,是一本不错的科普佳作。
大设计
史蒂芬·霍金 (作者)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宇宙是什么》是写孩子看的科普书,《大设计》则是大物理家霍金的发声,去探索宇宙是什么。
M理论,如果用最简单的词来说明什么是书中所提的大设计,那么就是“M理论”,一个万物终极理论,就像费马大定理是数学王国里国王王冠上的宝石,这个万物终极理论就是物理学界的终极向往之地。M指什么?学术界现在也无定论。
读过此书,倒是强化了对一些量子物理关键概念的了解:
○ 波粒二象性:光,既有波动的本性,又有粒子的本性。光的这条特性,确是在高中还是大学物理里学到过。
○ 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要同时测量某种数据,比如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同时准确的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 要观测一个系统必然会改变它的进程。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实验里的观察行为会影响实验结果。
○ 自然界中已知的力有四类:1. 引力;2. 电磁力;3. 弱核力;4. 强核力。目前的量子物理和广义相对论都无法用自身的理论统一对这四种力的理解。而M理论,就那个物理界人人希望探知的能统一这四种力的终极理论。
就像霍金的经典书籍《时间简史》到现在也没读明白一样,这本《大设计》除了能看明白的一些概念部分之外,其他诸如对过去与未来、多重宇宙等之类的最新理解,真的不甚理解~~
物理之路,路漫漫也,不过挑一些感兴趣的不时辣一辣眼睛,终归是比什么都不看的要多知道那么一点点儿~~
- 这是无悔在2017年速速读的第153-154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