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陵卫》二

《孝陵卫》二

作者: 西瓜弗斯 | 来源:发表于2021-07-07 21:54 被阅读0次

    阳明院


      第一话主要是讲述了孝陵卫建立之初的往事,故事从第二话开始结束倒叙。回归到第一话开头的时间线上,新一批孝陵卫阳明院的童生进入阳明院学习。整本书大概就是要讲述这群大部分是第一代孝陵卫千户后裔的小萝卜头们怎样跟着前辈们处理各种单元案件,于是第二话便是简单的给童生们的学院生活开了个头。

        其实看到这里就已经可以窥到一二作者接下来打算写的故事线,无非就是小孩们一边跟随长辈们学习,一边外出历练或者经历各种奇奇怪怪的案件,在过程中与阴阳术士和鬼怪打交道。书读至此,故事的男女主角也都已经出来了。故事内容真的没有什么好看的,这本书目前来看唯一的精髓所在就是它依旧依托了明朝历史,总算不是整本书都在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

        要说在第二话里面出现的比较重要的历史真人便是明朝的文学家杨慎。在文章中杨慎由于“大礼议”被贬,杨廷和怕仇家暗杀自己的儿子便恳求皇帝保护杨慎,于是皇帝派孝陵卫暗中保护。当时负责保护杨慎的是书中原创角色路子渊(第一代孝陵卫千户陆彪后人),最后路子渊把杨慎带回孝陵卫大本营保护,杨慎就这样成为了阳明院小萝卜头们的老师。

        杨慎(1488/12/08  —1559/08/08),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等。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另外两位是徐渭和解缙),东阁大学士,也是内阁首辅的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状元及第。其实按照杨慎的才华,他在21岁时就已经参加会试,文章还被主考官列为卷首。不料烛花落在考卷上点燃了考卷导致了名落孙山。看到这里我有些无语,人一旦倒起霉来真是喝凉水也塞牙,因为这种原因落了榜你说谁能接受得了。之后杨慎官至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36岁),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本文的作者自创部分也是安插在了杨慎因“大礼议”被贬谪之后。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

        起因是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但是因为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也就是明世宗。明世宗登基不久(那时候明世宗才15岁)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皇考是在位皇帝对先皇的称呼),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也就是说因为世宗不是武宗亲生,但是又是皇帝,所以臣子们对于到底谁才是世宗他爹以及世宗他亲爹要给个什么尊称这件事上发生了争执。

        不得不说古人真的对这方面蛮看重的,这种事情都可以演变成历史上那么重大的一件事。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继嗣”要求世宗改换父母,就是说杨廷和还有杨慎的主张是把武宗和世宗强行变成亲兄弟,明孝宗就是明世宗的皇考(因为明世宗是小宗入大宗)。这样世宗就需要换个爹娘,把武宗的爹娘(明孝宗)变成他的爹娘。而自己的爹娘却不能认,自己爹的位置由自己的亲弟弟世袭。那当时的明世宗必须不同意,各种好说歹说加威逼利诱,杨廷和偏不改口,于是就这样吵了好几年。

        当时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责廷臣之非,提出了“继统”(继皇统而不是继皇嗣)的理论。就说算了算了,亲生父亲就是亲生父亲,没必要继承个皇位连亲爹都不认了。张璁建议明世宗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然后世宗很高兴,关于爹的问题就圆满解决了。还有娘的问题,世宗坚持以皇太后之礼迎接自己的娘入京,杨廷和反对的时候就撒泼打滚各种哭闹。反正最后好歹杨廷和是妥协了,于是亲娘就按照皇太后规格入宫了。不得不说,脸皮厚一点还是有用处的。至嘉靖三年(1524年),以世宗钦定大礼而结束。

        大礼议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即对明武宗遗诏如何诠释的问题。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大礼议中张璁以明武宗遗诏为利器,打破了杨廷和一手操纵的廷议,并通过合理解读明武宗遗诏的文本逻辑和内容,维护了明世宗与兴献王的父子关系,挫败了杨廷和及其依附者不顾明世宗继位的实情而强迫明世宗依照汉宋旧例改换父母的图谋,确保了明代法律的尊严和政治的秩序,并因此开创了嘉隆万大改革的新局面。

        而作为杨廷和的儿子,当时就是杨慎起头领着一群人在宫门口直言劝谏(其实就是闹了一场)。这你被贬能怪谁,任谁听说一群人跪在门口劝自己别把亲得当自己的爹都会被气炸吧,也难怪当时世宗就打死了几个人。也幸亏杨慎命好,加上有个好爹(位高权重),总算没被当场打死。

        我个人认为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张璁这个人还是挺聪明的,他知道世宗总归是非常在意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所以杨廷和的主张肯定不会让世宗高兴。即使最后真的强迫世宗换了爹娘,也肯定会被世宗怨恨,然后被各种穿小鞋。于是倒还不如顺了世宗的意。毕竟皇帝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就是世宗不会变了,你说宁肯得罪皇帝也要按照规矩来,和干脆顺着皇帝的毛撸,哪个更妥当一些?世宗在位至少还要几十年吧,人才刚刚继位就把人得罪透了真的带胶布吗?还是说杨廷和当了两朝首辅,心态上便有些居高临下,再加上世宗即位时只有15,觉得软柿子好拿捏?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觉得是有这方面原因的。

        嘉靖三十八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还有赫赫有名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杨慎写的。

        不论官场政绩,杨慎此人的文学造诣确实极高,也无愧于三大才子之首。虽然第二话关于明朝历史的事情作者简单几段就带过了,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在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还是需要一番功夫的。

        最后一起来欣赏一下《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陵卫》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qm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