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读那么多书但是大部分都忘记了,那么阅读有什么意义呢?我看过一个最巧妙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并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我们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晚上主题阅读群里发红包表扬坚持阅读的人,我毫不犹豫的领了红包。领完红包突然就想问问自己,这段时间的阅读,我收获了什么,我有什么改变。
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已经不需要“坚持”阅读了,阅读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习惯,一个与刷牙洗脸一般每天正常要做的事情。每天早晚,甚至白天,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拿一本书翻一翻,看一看。正所谓“当坚持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无所谓坚持了”, 阅读已然成为我的兴趣之一。
其次,更加合理的使用碎片时间。这次阅读的主题是“如何阅读”,里面包含了“如何速读”,因此,在我的百日主题阅读计划里面,逐月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自从制定了这一目标,我开始关注每天阅读的量,在速度没有提升之前,要保证每日阅读的“量”同时又不能不顾“质”,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阅读的时间。大块时间已经被工作和孩子占用,只能寻找碎片时间见缝插针的阅读。不注意不知道,有了碎片时间的意识之后,我发现我可以利用的边角料的时间很多。比如等车时,早晨看班时,午休前,中间的十分钟休息时间……
我曾专门试过在每天一个固定的碎片化时间(约10-15分钟)固定阅读一本书,10天差不多可以读完。按照这个速度计算,仅这一点碎片时间坚持利用,一年就可以读35本书,如果其他碎片时间都能够充分利用,我们可以做多少事,读多少书呢?可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产生的效果是巨大的。不过,前提是,一定要有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意识。
这一变化还提醒我凡事都需要有目标意识。有了明确的目标不仅有了努力的方向,而且增强了紧迫感,会督使我们更好的完成计划和任务。
第三个改变是我认为的最好的改变,就是当心情不好,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下意识的的反应是拿本书看看,调节一下心情,舒缓一下情绪。这一改变让我觉得特别的欣喜。
后来我发现原来看书减压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美国的萨塞克斯大学曾经做过此方面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读书可以缓解68%的压力,而且在安静的地方读书,只需要6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降低2\3以上的压力,可以说达到立竿见影的减压效果。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方法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因此读书之后最大的改变当属读书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改变了我的生活。读了快速阅读方面的书籍,我会有意识的在读书的时候进行相关训练;读了拆书方面的书籍,我会尝试在阅读的时候将某一段进行拆解,最终为我所用。
读书,尤其是读同一主题的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会看到很多重复的内容,这些内容反复出现在视野里,无需刻意记忆就转化成了长期记忆,甚至转化成了自己的潜意识。比如,以前我读书从来不看书的前言目录这些我认为“无关紧要”的东西。但是,自从开始“如何阅读”这一主题的阅读,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书里甚至追求速读的书里都强调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一部分的内容。最初是有意识的去看,现在拿到一本书第一反应就是看看封面和封底,然后看作家介绍、序言以及目录——这个行为已经转为下意识的行动了。
第五个改变当属由理论变成实践不再是一件刻意的事情。最初开始养成阅读习惯的时候,读书只是读书,很少会想到要将阅读的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除非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相似,才会有“哦,的确是这样”的感慨,但是,感慨结束也就结束了。现在读书接受到的理论会无意识的(也许换成潜意识更合适)用到实践中。比如读完《王者速读法》之后看下一本书,我下意识的就按照王者速读法进行速读训练了。
所有的改变都是潜移默化的,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唯有坚持阅读才能有切身的体会。有人觉得读那么多书都忘记了,读书没有什么意义。我想到了另一个故事。
一位爷爷让孙子读书,孙子问爷爷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爷爷让孙子用一个放过煤的竹篮子去打水。可是无论孙子以多快的速度奔跑,到家之后篮子里的水依然是一滴不剩。孙子抱怨竹篮打水一场空,爷爷却让他好好看看篮子。孙子发现之前那个脏兮兮,黑乎乎的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洁净如新的竹篮。阅读也是如此,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是只要用心去阅读,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改变你的外表,提高你的技能,锻炼你的能力,净化你的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