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喜欢接收能验证自己已有观点的东西,我们都不喜欢那些和自己已有观点相左的东西,而且一般都会选择直接忽略他们。就像我们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一样,这都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性的弱点。蒙洛迪诺提出了人做判断的两种机制:“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去收集证据。不得不承认,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基于“律师机制”做判断的。比如我们总是喜欢给一个人贴上标签,根据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事情来不断强化这标签,这就是“确认偏误”的典型表现。我们周围基于“科学家机制”做判断的人只有极少数,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吧!
那究竟什么是确认偏误呢?
我理解“确认偏误”是人类天生的感性思维方式,不去关注或不愿意接受事实真相,感情用事、偏好支持自己的观点(往往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自己坚持一定是对的)。“确认偏误”的几个特点,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枪:
1、总是在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2、选择性过滤掉不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3、对于模棱两可的证据,喜欢往自己支持的观点上面解释。
反思自己之前工作中带团队的时候,就有很多所谓正直、特立独行的观点。当时因为有一家公司发展非常迅猛,我和他们区域团队的负责人关系也不错,从当时的理解和判断来看,对这家公司的认知可能是是支持自己观点最强有力的证据,后面发现我对这家公司的理解并不全面,我的理解和事实真相基本上是相反的。中间遇到过很多人向我传递相反的观点,但是我当时非常清高,非常鄙视这种观点,所以采取的完全是无视的策略。有时候甚至会为自己的特立独行暗自庆幸,这种优越感至今记忆犹新。哪怕是在后面职场经历了降职调动的时候,我还是会坚持之前的观点不动摇,站在公司角度从各个维度来解释这些改变,并且相信这个经历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当然这个经历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磨练,因为他让我重新看懂了一些事情、一些人。直到我知道了“确认偏误”这个概念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与非理性。
另外,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互联网世界里,你越来越容易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比如你经常看云计算、科技金融、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的信息,打开网页或APP你会发现看到的都是这些信息,当然这个可能还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地方。但是运用互联网技术、站在你后面的绝大多数都是以追求利益为核心目标的资本家,赚钱是唯一的动机,他们才不会关心你能不能学到知识呢!所以为了获取利益,想方设法推送那些你喜欢看的内容,不管内容是不是真实的、或者对你有没有帮助的。很多时候只要大家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只要有了流量,就可以通过广告的商业模式盈利。我们喜欢看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东西,但是我们总是选择忽略这点。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能够克服“确认偏误”的毛病,更加科学理性的思考,就会敲开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很多时候学会去理解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尝试反过来想,如果自己一直很坚持的观点是错的,结果会怎么样?或者如果别人的观点是对的,对你有什么影响?比如你一直用苹果手机,认为IOS的系统是最好最安全的系统。但是如果你去尝试一下安卓系统,你会发现安卓系统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用,而且开源特性和他广泛的用户群体,可能就是你打开另外一个时间的一扇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