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以实践为目标,基于自我意象的系统理论去阐述一系列可行的心理控制技巧,以帮助人在各领域获得成功,其中尤为相关的是运动与销售。
1. 什么是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评价),这些看法来自过去的一切(数据):经历、成败、他人看法。人的一切行动都无法超脱自我意象,如果背道而驰,多努力都是无效的。例:认为自己胖的人减肥一定反弹;认为自己学习差的学生一定学不好。此即反弹效应,可以促成人生中的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要打破恶性循环需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模式,即改变自我意象。
换言之,人类的生活存在两个限制,一个在内是自我限制,一个在外是客观限制,只有不断将自我限制去往外靠近客观限制,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2. 人能改变自我意象吗?
错误:给原有的自我意象打乐观补丁。
正确:换上全新的自我意象。
改变自我意象的案例:
- 普雷斯科特·莱基博士、教师:接触大量学生,并成功通过改变学生自我意象让偏科学生在弱势学科达到满分。
- 作者本人、整容医生:整容后的人有时也因此改变了自我意象,变成了全新的人。但人们的自我意象可能不符合事实,因此有时整容也无效,有时仅“心理整容”就够了。
- 斯蒂芬·哥德巴特博士、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对硅谷富翁的心理治疗发现,权钱名望比形象更无法让人改变自我意象。
3. 强大的潜意识
人们公认的追求是幸福,但什么是幸福?具体而言,即不受自我意象额外限制的自由、充实的人生。相反,等于拥抱死神。
再简单的事情如系鞋带,也需要经过千亿数的神经细胞运算,如果仅让意识来处理它,就像要人同时处理两万封未读email一样,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显而易见,人的思维、即意识之下还存在着更为庞大、强大的潜意识。
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就像公司,意识即老大提出一个目标后,潜意识即下面的人自己想办法去完成它,在这过程中董事长无法也无需插手。而自我意象好比公司文化,如果老大设定的目标不符合自我意象,即便强行施加也是必然失败的。这里将潜意识的这种机制成为创造机制(因为它自动创造了方法)、或自我成功机制。一方面公司文化影响公司业绩,反过来公司业绩也影响公司文化,因此错误的自我意象也可以在错误结果下自我加强,形成恶性循环,如大象因为小时候的心理阴影认为自己挣不脱铁链。
4. 如何利用潜意识改变自我意象?
方法包括学习、实践,练习新的思维、想象、记忆和行为习惯,并运用创造机制将幸福集中到特定目标上。包括创造性的“心象”、通过想象力创造性地感知,通过“付诸行动”形成新的自动反应模式。要注意,任何技巧,不可抵触自我意象。
“显像,即构建创造性的心象,类似回忆过去或为未来担忧。将新的行为模式付诸行动,变成无需思考的习惯。两者都不难,但也很重要。”
成功案例:
运动:教练文斯·伦巴迪,橄榄球杰瑞·克雷默、巴特·斯塔尔、扬基队米凯·曼特尔,高尔夫杰克·尼克劳斯、佩恩·斯图亚特等等,波士顿心理学家格罗利亚·斯皮多尼博士,NBA教练帕特·莱利和菲尔·杰克逊。
商业:雷·科罗克、乔·波黎士
销售:比尔·布鲁克斯、齐格勒
5. 天分有多重要?
基恩·路德拉姆博士:成功的基础不是天资而是教养。成功人士的某些特质是别人为其“设计”、也是他们“自我设计”的。
天分可以使成功人士的成就更为高远,但自我意象是决定人是否能成功的主要因素。仅有天分而没有合适的自我意象,那必然是失败。而天分往往仅被用于失败的借口。
6. 如何快速获得自我意象的原料?
案例:库珀对高尔夫选手说,仅是观察职业球手更科学的手法,就可以立即提升自己接下来的击球表现。射击游戏也是类似,观察职业玩家的作战视频后可以短时间内提升对战的表现。如果长期观察,就能获得长期提升。
我们也可以观察拥有目标品性的人,通过任何媒体和渠道去学习他们,包括传记、演讲、其他人的分析文章(这些东西在路德拉姆博士、拿破仑·希尔以及另一些名人作品中可以找到),看他们在缺乏某些素质(环境、遗传、教养等)的情况下如何形成自身品性,搞清真正塑造他们人生的力量、思想和影响。这些可以为自己的想象力添加宝贵的原料,建立更为强大的自我意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