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中,有“笔墨纸砚”之序。之所以把笔放在首位,是因为制笔的技艺太难。
若问哪种毛笔品质最好,当属“湖笔”(湖州毛笔)。湖笔是毛笔工艺的巅峰,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享誉海内外,并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5dbaf3d3f0473b8d.jpeg)
作为当时文房中的一款爆款产品,湖笔还是皇家御用品牌,据说清朝终结的时候,紫禁城中还发现两万多只没有开锋的湖笔。
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湖笔的制笔技艺十分精细和复杂,素有“湖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cc35eaeb25efdeb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b3c523ba351a8ba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39716a37969f0b8b.png)
(这种“肩架齐,黑子明”的透明锋颖,毛笔书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别看这只是小小一支毛笔,其内里可是乾坤无数,制作起来更是个系统工程。从原料挑选,到制作工艺,它是制笔人心手合一的结晶。央视有部《中国文房四宝》纪录片,里面就介绍了传统工艺背后湖笔的制作过程。
那么,这款文房爆款湖笔的养成,究竟需要哪些工序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cd87a2caf490841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3ad320ad8ccfb15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a1c5436da39d043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2100501274f13f2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c25d6ecc7aa7766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76c43f1b4475618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79669be48bf350bc.png)
一支湖笔的诞生要从原料进口开始,经过择料、水盆等12道大工序,环环相扣,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总共达128道之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fa98b8c4b38c138b.jpeg)
制作湖笔的原料选择十分严格,湖笔的笔杆主要取自浙西天目山北麓灵峰山下的鸡毛竹。这种竹子节稀杆直,竹内空隙较小,是制作笔杆的理想原料。
而笔头之上每根锋颖,以羊毫为例,它选用的是杭嘉湖一带所产的优质山羊的腋下毛,因为那里的山羊毛含蛋白质多,又嫩又细带锋颖。据悉,一只山羊一般产毛料150克,其中带锋颖的只有30克,而且全部产自脖颈和腋下。也就是说,一支上等的羊毫笔要用到一到两只山羊的锋颖。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372d2c0916d128a5.jpeg)
“千万毛中拣一毫,毫虽轻,功甚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表达的意思就是制笔技艺之精细与复杂。
择料过后就是水盆工序,将分拣好的毛料交给水盆工,主要工作就是在水盆中对毛料进行浸洗、筛选、梳理、整形,把笔毛料加工成半成品笔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aba44a040ce5e864.jpeg)
(水盆)
这道水盆工序包含20多道小工序,一个好的笔工一天只能完成两到三个质量上乘的笔头。一直以来,水盆工都是女子,所以得尊称“水盆娘娘”。
结头是将水盆工做好的半成品笔头经过晒干,先用丝线将其根部捆扎,然后将松香在油灯上加热,把熔化的松脂涂在笔头底部黏结,防止脱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fa6e250300a10f5a.jpeg)
(结头)
装套,顾名思义,将笔头和笔杆按规格对号进行装入。笔工称装得好的笔头从笔杆中拔出时会嘣嘣响。
择笔又称为修笔,对已经正式安装在笔杆中的笔头进行最后的毛毫整理,将笔头中的断毛、杂毛、没有锋颖的毛一根根地剔出。
最后再经过笔杆刻字工序,一支来之不易的湖笔终于诞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69/e0bbaec933b6e45f.jpeg)
(刻字)
当然,以上只是湖笔制作工序的冰山一角,更多无言的制笔手艺藏在笔工们的手里。难怪黄庭坚都说:“唯笔工最难……研得一,可以了一生。”
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博采众长,朝夕精研
如今
我们钟情电子设备的“指指点点”
我们习惯键盘屏幕的“字节跳动”
从毛笔到硬笔再到键盘无纸化
一直都在追逐科技的快感
但我们对精致工艺的追求一脉相承
1号签产品设计的精细巧妙
正如湖笔精工细作之工序
一切从纤毫间出发,于细微之处见真章
千万毛中拣一毫
匠心共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