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
爱犯错几乎是每个人的天性。从小到大,我们在做各种测试,犯各种错,有时因为粗心大意与重要机会失之交臂。
工作中,也经常因为遗漏事情、文稿差错、不细心出现各种失误而遭受领导批评。
那“认真”到底是种态度还是能力,能不能培养呢?
其实人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知之错,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而犯了错。还有一种错误是无能之错,说的是你虽然掌握了正确的知识,但却没有正确地使用知识而犯下的错。我们要避免的主要是无能之错。
为什么会犯无能之错呢?
首先,人并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记住。有时刚接一个紧急电话,就抛下手里的活去灭火,回过头就忘记刚才手里的事情了。
其次,记忆和经验会让人麻痹大意。我们过度以来以前的经验,会对当下发生的特殊情况熟视无睹,就会有一些偶发情况导致我们出错。
最后,是得过且过的心态放弃了反思。一次错误发生后没有认真思考背后的原因,或者归咎于别人,就会导致同样的错误重复发生。
明白了犯错的原因,我从自己犯错的经历,反思了一套避免犯错的方法:
一、穷尽细节
每做一件事情前,先思考清楚能想到的所有细节再着手干,就像胡适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查理芒格有个特别好的习惯,投资前他都会拿出自己的“错误清单”,上面有自己,也有别人犯过的错,仔细对照,思考还没考虑到的细节,避免出现大的偏差。
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不妨用简单的“预演失败法”,提前在纸上预演一下接下来的事情,遇到哪些问题容易失败,穷尽各种细节,比别人多想一步,你就赢了一大半。
二、回看检视
这是避免犯错的最重要的一环。《清单革命》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建议,那就是列清单。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做好。作者是名医生,他们领域犯错可是要人命的,所以他的方法也是从无数惨痛教训得来的真知灼见。
面对简单问题,要列执行清单,按步骤一项一项去完成,避免遗漏;面对复杂问题,要列核查清单,从我们上述想到的各种细节、易错点进行逐一核查;最后面对极端复杂问题,有很大风险的事情,要用核查清单加沟通清单,除了自己核查,还要找其他负责人一起沟通,多问“还有什么注意的吗”。
三、及时纠正
有时,事情不会“完美无缺”。再严谨的科学实验,总会有某些瑕疵;再完美的演出,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当错误出现,不要去陷入过度自责而不可自拔,要马上纠正错误。此时可能还只是小错误,不及时纠正可能会铸成大错,我们常说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学会“正确地”犯错,把错误当做一次学习机会,补充自己的无知,改进自己的无能,不要找客观的借口,多从自身找原因。
四、反思复盘
前一篇文章我详细说了复盘的方法,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复盘是给你下一任写的避免犯错“说明书”。这有这种心态,才能毫无隐藏和保留地剖析自己。
对于错误的反思尤其重要,要撇开情绪、主观认识的影响,思考一下程序上是否有改进的空间。比如我们也可以像上学时写“错题本”一样,在备忘录里列个“错误清单”,每次把错误记录一遍增加记忆。
在下一次穷尽细节时,拿出反思复盘的结果看一遍,避免下一次犯错。如此循环往复,我们也许真的能学会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做好,成为别人口中“认真细致”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