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中山经(十二)

中山经(十二)

作者: 花露柳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8-14 19:53 被阅读0次

中次十二经,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无草木,多黄金。

解析:此段落,不考虑“首曰”,“洞庭”只见于《吕氏春秋•本味》。故而,借助《本味》来理解本次经。并且,按其他各段中的里数,在《本味》查找各自提示词,结果如下:

二曰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功名之立由事之本也得贤之化也非贤其孰知乎事化故曰其本在得贤有侁氏(50)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1099)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长而贤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180)伊尹为媵送女故贤主之求有道之士无不在(1199)以为有道之士求贤主无不行也相得然后乐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志欢乐之此功名所以大成也固不独士(250)有孤而自恃人主有奋而好独者则名号必废熄社稷必危殆故黄帝立四面尧舜得伯阳续耳然后成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300)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1399)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豭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450)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1519)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560)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1609)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腻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觾之翠述荡之腕旄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鱼之美者洞庭之鱄东海之鲕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寿木之华指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馀瞀(740)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鳖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水之美者三(1839)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果之美者沙棠之实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石耳所以致之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非先为天子(940)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强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SD961)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

又东南五十里,曰云山。无草木,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其上多黄金,其下多㻬琈之玉。

解析:50处,“女子采桑”,结合下文,而知“云山”,是说养蚕的时节,布局一场生死决战。打秦旗号,入楚与秦军开战。

又东南一百三十里,曰龟山。其木多穀柞椆椐。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多扶竹。

解析:180处,“伊”,结合下文,而知“龟山”,是说有策划。也就是事先想到可能发生情况,而因应布置。

又东七十里,曰丙山。多筀竹,多黄金铜铁,无木。

解析:250处,“有”,结合下文,而知“丙山”,是说灭赵征燕后,注定伐楚。也就是只管应战好了。

又东南五十里,曰风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文石、多铁。其木多柳杻檀楮。其东有林焉,名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鸟兽。

解析:300处,“伯牙鼓琴”,结合下文,而知“风伯之山”,是说手下搞出动静。也就是新郑反,自己以平叛为名,如愿东进。

风伯,《韩非子•十过》言:“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鸡鼓,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

解析:450处,“对而为乎”,结合下文,而知“夫夫之山”,是说挟持韩王安,露脸后,秘密处死。自己始终居住在韩王安处,这利于领导韩人共同反秦。

又东南一百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棃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䓖。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

解析:560处,“之”,结合下文,而知“洞庭之山”,是说临战状态。期间,与韩王安同吃住、同巡视,给韩人造成同心反秦印象,进而操控韩人。

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日出大水】山。其木多棕柟荆芑,竹箭䉋箘。其上多黄金玉,其下多文石铁。其兽多麋鹿,【鹿旨】就。

解析:740处,“之南”,结合下文,而知“【日出大水】山”,是说只待大规模南下。也就是人马现已全部到位。

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㻬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

解析:940处,“不可得而具”,结合下文,而知“即公之山”,是说自己现为公卿,但威望依旧。也就是靠威望避险、行事。

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其木多荆芑柳檀,其草多藷藇【艹术】。

解析:1099处,“走毋顾”,结合下文,而知“尧山”,是说必登楚王位。这是反秦归楚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解析:1199处,“以为有道”,结合下文,而知“江浮之山”,是说入楚举事乃正途。也就是楚国军民会加入行列的。

又东二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玉。其木多穀柞柳杻,其草多荣草。

解析:1399处,“无礼”,结合下文,而知“真陵之山”,是说我是楚王继承者。也就是楚国军民会认识到负刍为王乃背理。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阳帝之山。多美铜,其木多橿杻檿楮,其兽多麢麝。

解析:1519处,“疾时”,结合下文,而知“阳帝之山”,是说一旦入楚举事,很快就会君临天下。这是实力所决定的。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汵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兽多麋鹿,多白蛇飞蛇。

解析:1609处,“辛而不烈”,结合下文,而知“柴桑之山”,是说把握好火候。广泛地争取楚国军民。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银。其木多柳芑,其虫多怪蛇怪虫。

解析:1839处,“危”,结合下文,而知“荣余之山”,是说楚国危难方显我英雄本色。楚人一家亲,争取到位,就不会有问题。

荣余,《九辩》曰:“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刉,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毛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彩惠。

解析:其一,一二部分经文,有15个段落,亦即分15层意思。

2800与各段落中的里数相差961,此处“己成而天子成”,为首段提示词。结合下文,而知“篇遇之山”,是说如篇中所言,必会大功告成。也就是一定能实现反秦归楚。

其二,本年度处于临战状态,投入全部的两路兵马。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是重点段,强调以贿赂手段及用手中权力,裹挟韩人一道反秦。洞庭之山、荣余之山,是特殊段,强调以实惠、以声望去争取楚国军民。总而言之,本次经十五段的内容,有关五岁所立志向的回馈。

本次经,秦王政二十一年之记,故将《史记•秦始皇本纪》对应年度所记附下:

二十一年,王贲攻,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相关文章

  • 山海经36/100

    山海经P313-325 2020.11.07 中山经十二经 结束 能者有馀,拙者不足:::能干的人富裕有余,笨拙的...

  • 山海经|山经|中山经十二

    又东南三十里,曰婴[石西/土](zhēn)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梓、櫄(chūn)。 译:再往东南三十里,是座婴...

  • 山海经之鏖、麝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四百零八:鏖、麝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26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二经中记载了一...

  • 《山海经》原文译文——《中山经》之十二

    原文: 中次十二经洞庭山首,曰篇遇之山,无草木,多黄金。 又东南五十里,曰云山,无草木。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其...

  • 山海经之杼檀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七十二:杼檀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八经中记载了一种...

  • 山海经之跂踵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九十二:跂踵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2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经中记载了一种...

  • 山海经之荆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四百零八:荆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26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二经中记载了一种植...

  • 《山海经》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十三卷。 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共5卷。 海...

  • 山海经之脩辟之鱼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六十二:脩辟之鱼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中记载了...

  • 山海经之马腹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五十二:马腹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中山经中次二经中记载了一种动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山经(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ca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