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陶渊明授学:妙法与笨法

陶渊明授学:妙法与笨法

作者: number4 | 来源:发表于2022-01-27 10:37 被阅读0次

陶渊明归隐田园以后,乡邻中有个读书少年来向他求教,开始是毕恭毕敬地施了礼,然后诚恳地说“老先生,我常敬佩您的渊博学识,不知您在少年读书学习时,有什么妙法?小辈在此愿听指教。”

陶渊明一听面前的少年是来向他讨教学习妙法的,觉得十分幼稚可笑,便仰面捋须哈哈大笑:“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真是荒唐,荒唐!”

但他突然收住了笑声,心中很有些歉疚,觉得作为一位前辈长者,对晚辈后生应当循循善诱,哪能耻笑他们呢!于是,他严肃地对少年说:“学习是绝无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呀!

那少年听了,似懂非懂,仍然不甚明白。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他亲手耕种的那块稻田旁边,指着一棵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在禾苗前,聚精会神地瞧一瞧,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呢?”

少年便蹲下身子,目不转睛地瞧着,可是直盯得眼睛酸痛了,那禾苗仍然和原来一样,一点儿也不见长高。他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道:“真是没见长吗?那么,春起的苗芽,又是怎么变成这尺把高的呢?”

少年摇摇头,回答不出来。

陶渊明便耐心地启发诱导说:“这禾苗是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啊!可是我们的肉眼觉察不到。读书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知识的增长,也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有时连自己也察觉不到。但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已,就会由知道很少逐渐变为知道很多。所以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陶渊明说完,又指着溪边一块大磨石问道:“你再看看那块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少年随口答道:“那是磨损的。”

“那你可曾见过,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吗?”

少年了一想,说:“不曾见过。”

陶渊明又因势利导地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镰、磨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地磨损的,绝不是一天之功啊!”

少年心想,老先生讲这磨石,有什么用意呢?陶渊明看出了少年心中所想,便接着说:“从这磨石,我们也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来,这就是'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间断停止,所学的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忘掉!”

听了这一席话,少年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连忙叩首拜谢:“多谢老先生指教,小辈再不敢妄想什么学习妙法了。”

说完,诚心诚意地请陶渊明给他提词留念。陶渊明高兴地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只见写道:

勤学如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
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
不见其损,
日有所亏。

相关文章

  • 陶渊明授学:妙法与笨法

    陶渊明归隐田园以后,乡邻中有个读书少年来向他求教,开始是毕恭毕敬地施了礼,然后诚恳地说“老先生,我常敬佩您的渊博学...

  • 女儿做到了“持之以恒”学习

    晋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说:“天底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啊?只有笨法,全凭刻苦用功,持之恒,勤学则进,怠之则退。”...

  • 《陶渊明的读书“妙法”》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曾在彭泽当过县令,因为看不惯官场上的黑暗,就辞官隐居到了庐山脚下。尽管乡下...

  • 韩方明《授笔要说》

    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 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由来远矣。自伯英以前,未有真、行、 草...

  • 关于修行需要明白的几个基本问题(一)

    什么是佛法?如何修习佛法? 答:佛法即是心法,心法即是妙法,妙法即是缘起法。《华严经》云:“用缘起法,破一切执”,...

  • 哪种人能够有缘受持《妙法莲华经》

    哪种人能够有缘受持《妙法莲华经》 法华之家 昨天 点击法华之家免费订阅,每天18:22与您相伴! 阅读本文前,请您...

  • 教菩萨法

    【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你看佛为声闻弟子说《大乘妙法莲华经》,教他们菩萨法,佛...

  • 20181111 法华经序导读

    时事纷乱 何法以治 唯有法华 大乘妙法 应世良方 前途崎岖 尚不简单 2003年开始法华三部 水忏 无量义经 妙法...

  • 2018年5月17日:听姜师授客有感

    听姜师授客有感 史可明鉴,吾亦欲多学之。然,正史枯,野史杂,读之,总不得其法。今逢姜鹏师者授客,以楚...

  • 2021-02-18

    坚持就是胜利。 用笨法,走笨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渊明授学:妙法与笨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cd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