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座樊笼,仿佛一片乌云压弯了我们的眉梢,在季节的单行道上,重复着历劫重生,满身泥泞的我们不断去寻找心灵的净土,只为能够在这场通往死亡的列车,寻找片刻的宁静安歇。
有这样一个世界,它千奇百怪,诉尽了人间悲苦,它鸟语花香,是红尘难得的净土,它体味百态人生,包罗万象,它磅礴震撼,直击内心的彷徨。这就是阅读,它把或实或虚的一个个鲜明人物,或明或暗的一簇簇锦绣人间就这样朴成画卷,呈现在我们身前。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个性,或跳脱清秀,或放诞不羁,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情绪,字里行间,无言的渲染。
当你沉浸在书中世界时,你变能远离尘世的纷扰嘈杂,在或喜或悲的情绪当中捕捉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仿佛儿时的快乐,是那些带着简单黑白图案的动人山水,是光怪陆离的《山海经》,是妖魔齐出的《西游记》,是啸聚山林的《水浒传》。无论周末暑假,最快乐的事就是安安静静的趴在姥爷家的大土炕上,一边嗅着书香,带着微微的霉气,一边沉浸其中。
那时的书卷大都透着古意,即便是白话版也都或多或少夹杂着文言文。可即便如此,也依然无法撼动其在我心中的位置。于是童年和少年里,读书、电视、游戏机,便瓜分了我那全部的休闲岁月。
光阴悠悠,生命的长度或许各不相同,但都有终点。无论是谁只能经历一次生死,感悟一次轮回。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意再活一次。”所以,余华说:“阅读其实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是为了再活一次。”
于是,在一本本厚薄不一的书卷中,我们一次次的领略了不同的人生和风景。年少时,会为金庸的江湖恩怨,快意恩仇拍案叫绝,会为三毛的流浪天涯,四海为家心生向往,会为韩寒的嬉笑怒骂弯腰捧腹。如此丰富的情绪渲染了我们整个青春,让曾经那些枯燥无味的生活,变得丰盈滋润了好多。
轮转的四季仿佛一辆单程客车,载着我们经历一座座站牌,不断前行中,我们变得稳重,内敛,学会了压抑,包容,这是岁月的痕迹,也是成长的轨迹。
慢慢的,书架上的书籍越摆越多,而看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我们偶尔翻动那些崭新的书籍,抚摸那厚厚的纸张,可那些哗哗的书页声和浓浓的墨香却仿佛被匆忙的生活一点点淹没。
是我们丢掉了些什么?还是我们错过了什么?
一次家庭聚会,朋友的一句笑言猛的点醒了我,书非借不能读也。是啊,我们失去的是当年的热爱,是对这些言世界的珍惜,错过了我们沉浸其中的态度。
曾经的我们书包里背满了四处转辗来的武侠小说,顶着炎炎烈日奔走在各个书馆租借还书,在课堂上用尽各种伪装,只为把那些庞大的故事一点点凑齐,即使被老师抓个正着,心心念念的还是天马行空的臆想。这狂热近乎于偏执,却也算是一种单纯。然后,这份偏执伴着书籍的归还逐渐淡漠。
于是,在时隔多年之后,褪去烦扰,洗尽铅华,带着虔诚再次走进了书馆,静谧的环境,浓郁的书香,一张张或稚嫩或沧桑的脸,一下子让人通透澄明,脑中没由来的跳脱出姚文田那段千古佳话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很庆幸,读书这件事,丢了这么久,我又寻回了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