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题目,今天醒的特别早,就用“幸福的体验——晨间写作”吧。
如果你有”wife“(wifi,感兴趣为啥我把 wifi 叫 wife 请自行百度哈哈),不妨可以听着这首歌儿一起看文章呀~特别适合清晨早起的一首歌~
清晨,小样醒的特别早,却特别清醒,大概刚好在睡眠周期点醒来,这种感觉特爽。
简单的锻炼拉伸后,头脑特别清醒。许多思考一帧一帧像电影那样跳出来,OMG我超喜欢这种状态。
摘录其中的一帧写下来,并附上自己的点滴思考:
▼
我突然想到去年看的一档节目“最强大脑”,我私自给取名叫“变态人挑战擂台”,基本就是一群似乎记忆卓绝、拥有各种特异功能的人在里面挑战各种变态的游戏。
在我看的为数不多的几期里,我想起了“幻音少女”:一个广西的小女孩,在没有事先熟悉乐谱的前提下,只让看谱1分钟,然后盲弹钢琴,演奏出整首曲子。最后女孩挑战成功,却被评委叨叨魏否决。
▼
于是我的下一帧画面就变成自己记口琴谱的时候,也记得飞快。
why?因为用了所谓的数字编码空间记忆。
▼
按我浅薄的理解,数字编码记忆就是把数字进行编码,加工成生动的图像,比如35——山屋,88——爸爸......然后选取一段路程上固定的几个点,记数字的时候想象数字对应的图像发生联结,产生夸张、形象、离奇的动画。
比如,记3588589348662.......好长一段数字,这种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牢。
大脑中这样加工,35、88、34、58、93、48、66、2......,选择自己作为空间本身,记起来就是:
我的头上——顶着一个山屋(35),透着昏黄的灯光,特别温馨;
我的眉毛上——爸爸(88)变成了一个小小人,在我的眉毛上像猴子一样荡来荡去;
.........
这样完成了整组数字的编码加工和记忆,回忆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特别容易记起来这些无规则的数字排列。
大家是否想到类似的一些画面和桥段呢,比如神探夏洛克里所用到的记忆宫殿.......
还有很多记忆方法和记忆原理运用,感兴趣的伙伴请自行维密(我把维基百科叫“维密”,因为里面充满秘密,就像一个性感的“维多利亚的秘密”)或股沟(google.....啧啧啧,“股沟”完全是拼音的谐音好吗!!)
以上两帧画面过去,于是给了我一个实际应用:
乐谱简直就是天然的数字编码记忆素材啊。来一段简谱大家感受一下:
下面的内容或许有点用吧
▼
这些只不过发生在半小时前,不过1、2秒的经历,码字却要花半小时.....
灵感很快,思考很慢,表达很慢......
那么, what for?这段经历让小样想到了什么呢?或者说可以从常见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出哪些干货呢?
其实挺多的,生活的科学,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最终又回归简单。
1、图像思维。
大概半年前突然看到一篇解读爱因斯坦大脑的文章,大意是论证爱因斯坦大脑的结构与他卓越创造力的联系,其中还引述了爱因斯坦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说明在肉眼所不见的微观粒子和宇宙,爱因斯坦运用想象力得出粒子和天体运动状态,并用物理、数学去表达,同时还表达作者的一个猜想,是否爱因斯坦大概运用了一种图像思维,得到一种效率和创造力远胜于常人的思考。
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稍微做了一些功课。并尝试着运用在读书、记忆和思考上。比如读小说的时候就可以、把生活中觉得有必要记下来的用图像的形式记起来......
不管管用与否,还是挺有趣的。至少提高一些信息摄取、学习和记忆的效率,用图像串联起来的思考真的比文字和语言快很多倍,小样觉得这个东西还是蛮有趣的。
2、记忆原理与方法论。
最初接触这个玩意儿,是看小说得知所谓的“记忆宫殿”一类的神奇记忆方法,但也就限于惊讶惊奇。
后来有次跟武大的同学聊天,他说武大有个记忆协会,还出了世界记忆冠军。那哥们推荐我看“最强大脑”这个节目,我发现里面好多人记忆力都特别惊人,据他们说都是用了科学的记忆方法,甚至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好奇之下,自己找了一些资料玩了起来。虽然去年有很多乱糟糟的事,但那套方法开始的基本功,记下110个数字编码、记1幅扑克牌(世界记忆大师基本可以在40秒左右记一幅)、图像的加工与联结等等这些基础和原理,小样还是略微掌握了,虽然完整记一幅牌大概要花20多分钟......囧,兴趣与坚持,三分钟热度与持之以恒的尴尬......
但是,生活中还是用到了不少,记密码、电话号码、快递单号和区号、日常开销.......
或许有时候,我们不知不觉中接触倒的一些东西,学到的一些技能,在未来某一刻突然有用了.....
▼
3、学习思考的精髓之一:知识、信息的联结
电视节目“最强大脑”里演奏钢琴的“幻音女孩”和兴趣之下了解的数字编码空间记忆,不知不觉发生了联结,给我记乐谱的启发。
若把大脑看成一个高级电脑,每天的信息“输入——加工整理——输出”,大脑会加工和整理所输入的信息,比如你听过的一首歌、一次生活经历、你和朋友们的一次聚餐、听到的一个段子......或主动或被动,储存在你的意识海洋里。储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按规则记忆和整理储存,重要的事儿容易想起来,有趣的事儿容易想起来,动态的图像画面比文字容易想起来......
当一个人主动思考的时候,大脑会把信息和知识开始进行加工和联结,比如学以致用,按这个脑科学理论,可以理解为通过过去的学习把知识、信息、技能储存在大脑中,等到要用的时候,大脑开始整合过去的所学所思,联结起来,为当下所用。
就像上面看节目、了解记忆方法的经历,我的大脑把两者联结起来,给我用来记乐谱的灵感。
学习思考的精髓之一,或许就在知识、信息的联结。
读书有时亦然,有人似乎看了很多书,却好像都忘了,或许因为他读的时候,与自己过往的经历、知识发生的联结少,另一个层面,他可能没有主动地去思考,只是为了“读”而“读”,追求数量?速度?而缺乏主动思考,与大脑中的其他知识、信息、技能、个人经历发生联结。因为联结少,所以当输出的时候,效率就会低很多,在某些功利的人看来,就是所谓“怎么你看了那么多书还是没啥用”。
亦如此刻我在码字,你会相信我的大脑中风起云涌,正在调用许多看过的书、知识和信息形成这些文字吗?
小样渐渐发现,生活中无处不是学问,有意思的事情也很多。于是,在核心价值观“追去幸福”的引领下,学习——实践——学习——实践........纵然中间的过程坎坷,也面临许多挑战,回想起来,大抵是幸福的。
就像小时候很多质朴的道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辈子你都在揣摩和学习;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一个正直有理想的人”“每天要反思自己学到东西呀”......点滴教诲,却要一生去实践、感悟和揣摩。
.......
亦如此刻我在码字,writing is thinking,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经历总能琢磨出许多好玩有用的东西。
生活,简单;生活,复杂;生活,又回归简单。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
小样写字的地方
幸福 / 分享 / 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