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着》一

《活着》一

作者: 面具下的精灵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00:16 被阅读61次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是作者的原话。

《活着》作者余华,其实最早接触“活着”这部作品不是观看作者的这本书,而是被拍成了电影的“活着”,依稀记得是葛优所演。跟着剧情走,让你的心情跌宕起伏,时而想抓着那混账少爷暴打一顿,时而为他担忧,时而为他感到忧伤,看到最后,心里五味杂陈,不是滋味。

如今,我接触了原作,比看电影还要过瘾,因为书是原作,能最大程度让你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但是拍成电影的话,无可避免的就会加入导演和演员对作品的理解,然后再呈现在你面前。再加上对作品的删改,以达到影视效果,这样,如果拍的好的话还好,不然真的是让人失望透顶。

其实,如果你陷入一本书的话,书里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会以你认为所最为完美的画面展现在你的脑海,当你看完之后,再去看被翻拍出来的视频,就会发现,距离你心中所期待的美好相差甚远,在我这里,简直是不堪入目,因为在我心里,已经留下了最美的画面,比如《平凡的世界》,比如《余罪》,这两部剧都是在我看完书后才翻拍出来的,但是,当我满怀激动的去看电视剧,想还原心中的那种震撼时,我被深深的打击了,因为和作者所描写的,天壤之别,至少在我心里,无法比拟。哈哈哈,扯远了,但是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原作,那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言归正传,“活着”,是作者年轻时在乡间收集民间歌谣时所听到的故事,故事的主角福贵。

就像主角的名字,主角的出身也算是大福大贵吧,但是在之后的经历上,和贵就沾不上边了,说福的话,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应该算是不幸。但是如果从人生经历和个人心态上说,主角的那种坚韧的性格,经历的种种磨难之后,平静而又积极的活着,在我看来也应该是一种福贵吧。

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么?如果等不及了就去阅读原文吧,或者等下次分享吧。哈哈哈,88。

相关文章

  • 活着(一)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名?为了利?为了自己在乎的人?为了自己?我百思不得其解。 ...

  • 活着《一》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 那是1919年的冬季,黑夜寒冷并漫长,东北依然是那个最冷...

  • 《活着》一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活着(一)

    她独自站在门外,茫然四顾,眼睛能看到,可又不能聚焦,看书时常有无感这个词,今天终于有了切身体会,原来除了本能,身外...

  • 活着(一)

    昏月,厌恶地驱散着白天还未消散的余光。再加上凌厉的冷风,把本来漆黑一片的夜,剥得更模糊了。就像是厚重而冰冷的水泥路...

  • 活着(一)

    《活着》是一个随感系列:借自己目及触动心灵的经典或非经典的来源于书籍,电影,或其他的网络文字图片,写自己过往之思。...

  • 活着一

    娟姐是多年的同事,皮肤白皙,身材很好,尤其是一双眼睛。她十多年前离婚,自己带着女儿,当年问她为什么不再找一个,她浅...

  • 活着(一)

    曾经,一年多前,在生意崩盘不久的一个日子里,一位朋友见我颓废无聊,过多的安慰没有,只是建议让我看看余华的(活着)改...

  • 活着(一)

    坐在高楼的窗口 看繁华城市的灯火 川流不息的街头 草地上躺着喝醉的丑 绚丽夺目的霓虹下 是谁牵谁的手 一夜过后 谁...

  • <活着一>

    因为简介的内容如此的共鸣便选择买下了这本书~<活着>。 本想睡前看看一会,不觉看了一个小时了,不是困意,也不是没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gm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