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眼中的道德就是要建立社会秩序,做人做事要守特定的秩序,特定的规范。儒家当然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入世哲学。历代统治阶级在没有成功以前都是反孔的,成功以后又是尊孔的,用孔孟之道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很多朝代都是如此。
而道家的鼻祖老子和庄子的道德观是要人回归自然,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是要说破事,看穿人情世事万物的大智慧。
什么叫道?按照老子的话说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最高的准则。道就是自然,就是本来的样子,道产生一切,又磨灭一切。无论产生还是磨灭,对于道本身,它不增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所以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又生又死,最后回归自然。所以在老庄的理论中,道是天,道是物,道是人,道就是一切,同时到又什么都不是。道是无声无息的,摸不着,看不见,但又无所不在的存在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老庄的眼里德就是得,男女交合,人诞生了,这是天之德,也是人的获得。获得了生命,新的生命就开始孕育。说不清确切的情景,但到底是实实在在进行着,这是人类之德下的父母之得,人得到应该得到的,这就是人类的道,合乎道也合乎德。
明白了这些道德,就算明白了天地人孔子孟子说的那种道德,不过是下等的道德,矫揉造作的东西。是对人无可奈何的自我约束。然而离开了自然的道和德,硬性约束人,只能产生虚伪,虚假和人性的混乱。
老子认为道要像婴儿那样无忧无虑,纯真无邪。婴儿的活动并不是想做什么,婴儿走路也不想要走到什么地方,像木头一样无知,像石头一样什么也不想。这样,祸不来,福也不至,没有了祸福,人还担心什么呢?这就是道德的境界,也是人生达到了圣境。不追求什么,缺什么都可以获得,追求什么,什么都可失去。老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都出生在2000多年前的同一个时期,思想和境界竟然如此的相似。佛教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涅槃的境地,老子和佛祖从来没有见过面,佛家的思想和老庄的思想却有有很多相同,相似之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1429/23abc5e60c3caad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1429/65e02f61bd1f96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1429/63b2cc4c7bc6d3f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