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我之悟

作者: 历宁 | 来源:发表于2019-05-01 22:15 被阅读1次
伦理道德,我之悟

1、儒家最初的伦理道德,也就是孔孟之道的“伦理道德”。或许与后世儒者所提倡宣扬的“伦理道德”有所不同,后世儒者曲解误读了孔子的原意,也许是被统治者所利用,迫而改之。现在大家所说的伦理道德,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孔孟之道了。

所以我们应该甄别判断,批判接受,不要被其束缚、桎梏。从心所欲不越轨。不要守死理,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异。要知道圆融、通达。

2、“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

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处在德之下品之类的人,看似处处都彰显德行,处处用德的框架来比较似乎都很恰当,但是事实上却是一个无德之人。

3、大德之人,光明正大,不虚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自然而然的行善积德。

中德之人,虚情假义,善于演戏。表里不一,矫揉造作。但有利于人,与人无害。这种人还不失为一个好人。

无德之人,就是衣冠禽兽,卑鄙下流,百分百自私自利之人。

相关文章

  • 伦理道德,之我悟。

    1、儒家最初的伦理道德,也就是孔孟之道的“伦理道德”。或许与后世儒者所提倡宣扬的“伦理道德”有所不同,后世儒者曲解...

  • 伦理道德,我之悟

    1、儒家最初的伦理道德,也就是孔孟之道的“伦理道德”。或许与后世儒者所提倡宣扬的“伦理道德”有所不同,后世儒者曲解...

  • 2019-06-19

    做了个梦,又想起 生命之树。 我不敢写下来,梦总是违背伦理道德,揭露我丑恶嘴脸。

  • 感触

    望之所感,感之所想,想之所悟,悟之所道。这应该就是感触吧。

  • 银发与高墙

    文/顿之悟 我从未见...

  • 常悟常新,未悟未新,已悟未新,常悟常改之!

  • 不知

    友不知我所困 亲不知我所成 爱不知我所想 众不知我所在 眼之所见,心之所想,思之所悟 所悟之事既非所想,既非所见,...

  • 开篇

    千年孔子,山高海阔;一部《论语》,精深博大。我读,则我悟,差之如何,缪之如何,都不论。悟之,得之,从心领神...

  • 无艺之艺—丝绒月亮之我读我看

    无艺之艺(1) --我读我看之巜学箭悟禅录...

  • 2020-10-05

    为(wei二声)之而悟之,悟之而无为(wei三声)无为(wei二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伦理道德,我之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fg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