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一步把朋友圈缩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里,现在的问题是,本来用来刷朋友圈的时间,我要用什么来替代,或者说我要怎么用这些时间,首先英语就不用考虑,主要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必要,似乎会说英语变成一种很酷的FU而存在,其最重要的关于交流的意义,似乎已经不辣么重要了,或者进一步说,就丁薇姐的分享来看,想要用英语做到自由的表达思想,这本来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或者说,要准确的达意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那么如果我们实现完全交流,那彼此交流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仅仅只是问问天气和寒暄一下,你从哪里来吗?
那这样的话,我对一切浅层次交流都是厌恶的,或者说除了工具性交流,我讨厌一切与陌生人展开的短暂交流模式,当然如果有一天,我将这个点当成一项未来的挑战的话,那又另当别论,就现在来说这样的无效化学习简直让人提不起战斗力
那么我在想,在得到上,其实除了音频,还有一块非常有意思的内容,那就是文稿,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在空出来的时间里,专注挑选每天听本书里的有意思的书的文稿来读,一方面每天听本书里的文稿基本上做到了把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框架整理输出的质量,另一方面相比在零碎时间读电子书,似乎读这种二度解析过的内容,感觉更合适,而且我发现一点很是意味深长,如果大量的阅读这样的内容,是不是从另一个角度上就是在完成认知的维度的扩张呢,就是对认知领域的二八定律的实践呢?想想很有意思,再结合根干论来整合,不知道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到底会进一步丰富到什么程度,简直令人期待
除此之外,如果还有的时间,我觉得可以反刍,就是各种将根干论里的东西,拿出来咀嚼
那么,进一步筛选朋友圈就成为必然,只留下需要作为刺激来源的朋友圈,然后进一步调整微信在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除此之外,记录片也是一个很棒的选择,因为这是一种完全不被时间网格限制的内容
因此,现在我的时间大概可以这么安排
首先,每天都应该有阅读的时间,这样保证自己可以足够输入,这样的时间是最整块的,是最为要求深度的
其次,每天还有很多零碎的时间,根据零碎时间的不同特质,又可以进一步分类,适合听的、适合读的、适合看的;一般在行进或者身体需要分神关注周遭环境的情况,就比较适合听,至于是得到还是音乐,那就看当时的心情了,就具体情况而言,一般听音乐主要是因为需要振奋情绪,而常规情况下是为了丰富认知,这种时候一般是听专栏;而在静止的状态或者说相比之下,身体可以有更多的专注力放在接受信息上,这种时候光是听就容易走神,而这种时候就比较适合看记录片,至于读,就放在那些临时间断空隙,就是那些不适合戴耳机,也不适合看视频的小间隙,通常这种时候,我们都是用来刷朋友圈的
加上之前的一些想法,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做一些整合,从而构建起一整套体系,以便嵌套年初做到手账上的模型中,作为摸高理论的补充
以天为单位的时间使用分类
专注力MAX - 什么都不听 - 整时啃读
专注力3 - 听音乐 - 骑车、打球等高度关注周边环境的运动
专注力2 - 听专栏 - 撸铁、步行、等车、乘车、家务等中度关注周边环境活动
专注力1- 看视频 - 等餐、等人、等号等低度关注周边环境活动
专注力1- 读文章 - 卫生间、工作间隙等低度关注周边环境活动
时间锚定点
全年- 枯柴会 - 定下全年OKR计划
季度- 劈柴会 - 反馈OKR计划
月度- 读旅计划 - 利用4天正休进行的观看旅行
周际- 乐读会 - 以读书为核心的学习社群
天际- 日常六大节点 - 洗漱+工作+运动+饮食+卫生+阅读(按先后顺序排列)
关于内容
以科学、艺术、政治、爱为“成为哲学的人”之质料
科学:科普类,主攻计算机思维、数学、生命科学
艺术:观看与鉴赏类,主攻各种类型的观看和基础艺术普及
政治:管理学、历史、社会学,管理学是原点
爱:亲密关系学习与情义的沟通表达,亲密关系是原点
以政治与爱,作为主质料,乃领悟哲学的根基,因为此二者关于人、利益、协作的关系是我擅长的;以科学与艺术,作为辅质料,乃主质料的延伸与丰富,以汲取事物的第一性原理与积累关于事物的感知能力而存在,其中科学作为政治的补充,艺术作为爱的补充
关于行为
可以将行为完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获取哲学原理与假设的存在,一类是作为实践与呈现哲学本身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