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米咖啡
短视频里都在倡导清明祭祀的新方式,安心居家寄哀思,指尖祭扫传心意,思念在心胜于形。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承载着深厚意蕴。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哀伤的日子,也是人文节日。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轻盈的日子,也是自然节气。
张岱的《陶庵梦忆》记载:“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与扬州一江之隔,风俗仪式是相似的。
小时候只知道父母去祭拜,便也跟着。不懂父母为何对着墓碑喃喃自语,然后点燃香火和纸钱,静静地看着纸钱一张张地燃烧着,直至灰烬。等到吃晚饭之前,桌上摆上贡品,点燃香烛,家里的男女老幼,逐一按照辈分祭拜,然后在一只小桶内烧之前已经准备好的金元宝,缕缕轻烟,似乎寄去了我们的哀思。待至最后一点火星熄灭,仪式完成,大家这才可以吃晚饭。
最遗憾的是前年外婆离世。因为疫情的缘故,无法赶回去参加葬礼。我依然记得那天母亲发了条微信跟我说凌晨28分外婆走了。虽然那时外婆住在医院有了一些时日,明了离开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但是在得知消息的时候,还是难以言说的悲伤,这世间最疼爱我的人又少了一个。
外婆离世后,一直未去探望。不知她是否因此生气,还是因为路途遥远,从未走进我的梦里。直至去年年底,梦里见到了外婆。是终于忍不住不见你最疼爱的外孙吗?还是终于找对了这隔山跨海之路?醒了后,心绪难平,想起很多小时候的往事,不自觉地泪水涟涟。早上便打电话告诉了父母。父亲说,应该是你太过于思念了。母亲说,你可以买些纸钱就地烧给外婆。
听了母亲的话,在观音庙里买了些金纸。在楼下的焚烧炉里,一边把纸放进桶内,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想对外婆说的话。这一刻,忽然明白父母那时候祭祀时的喃喃自语。两个娃,也学着我,念念有词。我们静静地看着焚烧炉里燃起的火,升腾起的阵阵烟雾,在空中一点点化开,散开,直至被一阵风吹跑。火灭,烟散,我的心也逐渐安定下来。
娃问:“太婆婆可以收到吗?”
“可以吧。”
“这么远,她认识来这里的路吗?”
“嗯,认识,梦里我已经见到她了。”
“她知道是我们烧给她的吗?”
“知道,我刚才都告诉她了。”
一年一清明,有些告别,就是永远。一岁一追思,有些重逢,只能梦里。
年年岁岁雨纷纷,岁岁年年泪点点。亲人隐隐语耳边,思念遥遥寄云端。
死者长已矣,我们幸福活着才是对已故亲人的最佳告慰吧。又是一年清明时,勿忘,且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