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大脉络》三#
中国式精耕细作向来仰仗劳动力的投入,而我们的粮食总产量确实也很给力。但是土地单产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提高,这也是经济学中边际效应的一个体现。随着人口的增多,分配到每个人的食物自然就会减少。这时候有几种方案:
扩大耕种面积。开荒、填湖等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是这样做会加重环境的负担。
提高生产技术。现在的杂交水稻等粮食研究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古代并没有这么先进的科技,所以效果也不太好。
减少人口数量。主要体现在移民方面。部分居民选择去其他地区或者国家生活,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生存。
以上是古代中国常见的几种解决方案。而如果我们跳到世界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欧洲在工商业方面的发展,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自己产量不够怎么办?可以通过贸易换回一些粮食以作为补充。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大国,要维持国家的稳定,粮食储备是大原则,不依赖进口也是一种正确政策。不过小到个人,例如我们自己,陷入一个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跳出原有的框架,调转方向,去探索新的道路。
记得读书那会儿,有些题明明公式也对、计算也没错,可就是得不出想要的结果。转念一想,出题者肯定不是要考察多么复杂的计算能力,而是注重思考的过程,那么很可能会有一种简便方法可以快速得出答案。估算也好、另寻比例公式也好、将答案代入也好,跳出从头到尾老老实实算下去的框架,大部分时候,正解都会迅速得出。
在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却又无法进步的时候跳出来,就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有时候一个机会的发生会带有偶然性,比如说兰花的新品种培育、比如说茶是怎么从绿茶一步步分出六大茶系等。这里不讨论这种类型,只说我们可以主观上做出选择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培养的是通才。写字的会画两笔,画画的会弹两下,弹琴的还会作点诗。看似只是学了很多科目,其实是一种换换思维的行为。从他处获得灵感,以便深化你原本的知识体系,或者干脆发现更广阔的天地,从此天涯任我行。
现在的各种通识课程的设立,其实也有一部分是基于这种思路。所谓无用之学,虽不能立即将知识变现给你,却可以通过切换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从而达到更深层面的教育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优秀的人都不止擅长一个技能,他们融合了几项技能之后,会产生1+1>2的效果。
在跳出来的时候,还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些人适合拓展相关事物,稳扎稳打;另一些人跳跃幅度大,文理科自由切换;更有甚者简直天马行空,完全换到另一个模式等。只有找到自己的路,才能走得长远。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