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辣椒寄哀思
我是一个特别特别能够吃辣椒的人。孔子一日在齐听不到韶乐,就会产生“三月不知肉味”之感,而对我这样一个嗜辣椒如命的人,每顿正餐没有辣椒,也会有一种味同嚼蜡之憾。从遗传学的角度看,孩子的很多生活习性都是对父母的传承。按照这个理论推定,我能够吃,并喜欢吃辣椒的生活习性原来是原原本本地把母亲的生活习惯接力过来。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中的一员。尽管目不识丁,但却深明大义。积贫积弱的年代,身为家庭主妇,又是五个孩子的娘,母亲不仅要操持里里外外的家务,为孩子的温饱冷暖绞尽脑汁,还要抽出时间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得工分,以补贴家用,减轻家庭的负担,以尽量缩短揭不开锅的日子的周期。但是,从连连战争的泥淖中冲出来,加上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的频繁光顾,“贫穷”是当时烙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胎记”。
虽然农村有共同的名字叫“贫穷”,但是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贫穷的程度和表现的业态也是千姿百态。扎根在农村,世世代代从土里刨饭吃是农村人生活百年,甚至是千年不变的程式。从土里索取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种资源,如果五风十雨,基本上可以勉强度日;一旦遇到天公耍脾气,受苦受累白忙活随之就成为了常态。作为千千万万农村家庭的一份子,我们家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更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生活不易,但还要面对,这是每一个农村人都懂得的道理。因为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只知道闷头种庄稼、忙农活的人。除了关心庄稼的长势、在意风雨调剂和收获季节的收成,其他的事情很少关注和过问。这样,家里的一切开销、人际往来之事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
母亲是一个性格要强的人。她虽然懂得凭借自己的努力无法改变生活的窘境,但是会想方设法尽最大的努力减轻这种生活的重压,以冀通过自己的付出让家庭境况不至于成为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中最差的。因为有了这样的目标设定,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很多要通过自己操劳费神达成,所以从我记事起,就很少看到母亲真正轻松过。只有当顶着亲朋好友的白眼和冷言讽语的压力,自己坚持送到学校的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她才会露出开心的微笑。不过,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因为与其他的家庭相比,原本就入不敷出的日子随着孩子上学,就更是雪上加霜了。生活不能因为负重不堪就停滞不前,倔强的母亲咬紧牙关用孱弱的肩膀硬扛着。
争强好胜本来是贬义词,但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这个词就具有了褒义色彩。支撑母亲坚持的动力,一个方面在于她争强好胜的性格,一个方面来自她坚持让孩子读书见到了希望,有了盼头。可是,看到未来的美好并不能改变现实的困境,母亲仍然还要为全家人的吃穿用度耗费心血。尽管大的社会环境在改变,农村人的生活境遇也得到改观,但是这种改变是微弱的。物质生活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生活的质量。一日三餐,基本的油盐和粮食得到保障就算得上是幸福的了,不要奢望美味佳肴、营养丰富了。没有可口的下饭菜,但是还要尽可能地多吃,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等着自己。当时,在农村最廉价,也是最实惠的农家菜就是辣椒,一则因为它可以自产自销,一则源于它辣得够味下饭。正是这样,在我的记忆中,一日三餐辣椒基本上都是母亲的必备菜品。当然,那时候辣椒的调制不像现在饭店里用来作为调料、参头的辣椒那样精致讲究,只是洗干净放在器皿中放一点盐和蒜瓣磕碎就可以了,至于麻油之类的只是偶尔加一点。很显然,经过这种粗加工的菜肴,还保存着辣椒的原汁原味。(这样精细加工一般是农闲的生活,如果农事繁忙,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三口合成两口。这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母亲把辣椒清洗干净直接当作下饭菜吃起来。)众所周知,从卫生学和健康学的角度看,辣激素是身体脂肪的清道夫,是刷油的。可是,在那个生活温饱勉强能够解决的时代,何谈大鱼大肉和身体多余的脂肪。这样,吃辣椒,除了是为了多吃点饭,好有力气干活,几乎没有任何的益处,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是,对母亲来说,长时间生活重压养成这种饮食习惯一直延续到她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
时光飞逝,转眼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三十年了。每当一个人独处,有时间和机会回忆过往时,母亲的点点滴滴会不经意地在脑际浮现,而每次吃饭时看到一盏辣椒时,母亲的音容笑貌就变得更加清晰。简单回望母亲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她吃辣椒的神情举止是一帧永不褪色的画卷。现在想想,辣椒是她生活的必需品,更是她“辣”的脾气和性格的缩影。之所以这样说,源于她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和对待孩子的教育。“人穷志不短。”这是母亲用自己的行动给子女留下的最为宝贵的为人处世的箴言。穷困寒酸,受尽亲朋好友的白眼,但是母亲只能把这份委屈深深地埋在心底,并用自己的行动尽力改变这种境况,有时候到了以命相搏的程度;“不吃馒头争蒸口汽。”母亲常常用这样的话教育我们。据实而言,如果不是供养孩子上学,凭借全家人勤劳的双手,日子即使不会比周围人家好多少,起码不会是最差的。既然双耳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冷嘲热讽磨出了茧子,那就一条路走到黑。正是有了这样的笃定,所以平时母亲对我们的管束是近乎严苛的。在道理讲不通时,只能用武力解决。在她的思想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永远是孩子,所以该呵护时,会给予无私的爱;如果犯了错误,不论你有多大,你从事什么工作,该责骂的毫不客气。正是在她的“辣”脾气和性格管教下,五个孩子基本上都没有让她失望。也正是感恩于母亲以命相守的抚养教育,尽管母亲离开我们这么多年,当五姐弟相聚时,回忆与母亲有关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往事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有感于各种各样的祝福母亲的资讯,写下这粗粝的文字,以表达对生活在天国里的母亲深深的哀思。——“十月怀胎母受苦,一朝分娩血变乳。含辛茹苦育儿女,支撑家庭顶梁柱。乌鸦反哺报娘恩,羔羊跪乳孝敬母。禽兽知恩都能报,报答母恩记心腑。”(一位最长学员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