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国庆假期,女儿参加了缤纷鸟举办的“少先队金延安研学记”,为期3天,10月3日至5日。这是女儿第一次离开家人单独远行。
国庆放假前一周,女儿感冒咳嗽,一个星期了都没好。女儿盼望参加研学活动好久了,不愿因为身体问题而放弃。10月1日和2日,女儿也很配合,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按时吃药,紧锣密鼓地去进行小儿推拿。
临行前,我是千叮咛万嘱咐,第一天吃什么药,什么情况下贴哪个药,千万不要喝冷饮,等等,生怕女儿照顾不好自己加重病情。
3日出发那天早上,西安下着雨,很冷,秋衣外面直接穿着一件薄冲锋羽绒外套(厚外套)。把一件薄外套放在随身背包里,中午天热了方便把厚外套换下来。
中午到达延安时,女儿借别的小朋友的电话手表给我打了个电话,很兴奋地告诉我,延安天气很好,蓝天白云的。很欣慰,女儿还会给妈妈报平安。
但一挂电话,我就想起,延安天热,不知道女儿换衣服没有。再打过去,陌生电话是无法打通电话手表的。
这时,看到群里,带队宋老师发的实时照片里,女儿还是穿着厚外套,但是敞开着,肚皮露在外面,里面只有那件薄秋衣。别的孩子都是两件衣服,延安天气好,但一件薄薄的秋衣肚子会冷,身上又穿着厚外套,后背会出汗,这这这不是很容易受凉吗?
我特别不淡定了。赶紧给负责管女儿所在组的杨老师打电话,但杨老师的电话打不通。就给杨老师单独发了微信,又怕杨老师的手机一直没信号,立刻又在群里给宋老师也发了信息,麻烦老师叫女儿换件外套。
等了好久老师都没回消息,又找出宋老师的电话,给宋老师打电话。电话通了,宋老师答应,过一会儿去安排女儿换衣服。
过了一会儿,看老师发的照片里,女儿还是穿着厚外套。这时就特别后悔,没让女儿带个手机,没给女儿配个电话手表。可是,着急也没用,不能老是麻烦老师,那么多孩子,老师们也挺不容易的。老公安慰我,别担心了,大不了等女儿回来再养身体吧。之后,不管在群里看到什么情况,都淡定地对待。
5日那天下午,我接到女儿后,女儿很得意地跟我说:“妈妈,我的咳嗽不仅没加重,反而还好了,我现在都不咳嗽了。我没有喝冷饮,我睡觉也睡的好。你看!”
02
离开妈妈的照顾,孩子也能照顾好自己。
我们通过照片,通过群里消息,也只是由我们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并不清楚孩子当时所处的环境,太过于关心,想要远程指导,只会瞎指挥,反而会让孩子不知所措。
我们大人看待孩子,老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不如我们当年懂事、自立,总是不放心孩子。其实,孩子在成长中,也有一面我们不知道的懂事,自己完全能照顾好自己。
而孩子一回到妈妈的身边,又成了那个什么都要妈妈催促和监督的孩子。
女儿研学回来后,第二天出去玩,又开始了她那些念经式的无理要求了。不管天气多冷,都会时不时问,“妈妈,我可不可以吃雪糕?”“妈妈,我想喝杯冷饮!”
带队老师总结说,孩子们远离手机,带着好奇心来到延安,适应脱离舒适安逸的环境,通过三天两夜的研学,懂得感恩,懂得延安精神,忆苦思甜。孩子们在外面都能够独挡一面,互相照顾,互相关爱,也收获了成长!
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在父母眼里,孩子始终是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总感觉,孩子只有在自己羽翼的保护下,才能最好地生活和成长。
《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有这样一段话:“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朝他们索要!”
很多父母,习惯于做孩子的保护伞,在应该放手的时候没有放手。孩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空间,被动接受安排,慢慢形成依赖的习惯。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学习独立生存的机会。
过度的关爱和包办,不仅让孩子能力低下,失去接触外界的机会,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还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导致成年后人格不独立,身心发育不健全。
孩子成长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尽可能让孩子置于自然的成长环境之中,不要让孩子一直待在温室里,有时候试着放手让孩子去看看外面不一样的风景。
放手,给孩子成长的机会!父母也要放下焦虑和紧张,适当放手让孩子去自由探索,这样可以激发孩子更多成长的可能性。
放手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百态,才能成长为一只雄鹰,展翅翱翔在蔚蓝的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