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羞耻,却又相见恨晚。
故事的主人公苏菲在15岁生日前夕,遇到了一位神奇的哲学老师。故事由此展开,随着哲学课接近尾声,苏菲的真正身份终于浮出水面……
这本《苏菲的世界》可以说是我的第一本哲学入门书。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小说的构思之美:情节跌宕起伏,摄人心魄。
贯穿小说始终的是老师所讲述的哲学史,这让我体会到哲学思想发展和演化的进程:
- 首先:某位哲学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和观察。
- 然后:出现另一位哲学家拿出论据来否定前人的结论。
- 接着:出现一位和事佬,站在中立的位置上,分别分析这两种结论的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让我想到了“平衡”和“中庸”,一种思想被矫枉过正后,会由相反路径向中央摆动,所谓过犹不及。
我在书中讲黑格尔的部分,发现了【历史之河】的隐喻:思想(或理性)的历史,就像一条流动的河。而历史本身就展现了这种 正、反、和的辩证模式。
穿过历史之河,我欣喜地发现居然有同黑格尔相似的思路,好开心我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谋而和。
在历史之河中继续探索,还会发现它的另一个宝贵之处:前进、发展、迭代。没有永恒的真理,永远都在进步。
因为好奇,便去探索。哲学家就像盲人摸象,摸到的是真理的不同面向,大多数发现只属于真理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受历史背景的制约,也有其适用范围。
“对黑格尔来说,历史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河里任何一处河水的流动都受到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旋涡的影响。但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旋涡又受到你观察之处的岩石与河湾的影响。”
“思想(或理性)的历史就像这条河流。你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你永远无法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
从哲学的历史,可以反观个人的历史。每个人都是在跌倒、爬起,试误中不断更正后,才获得螺旋式上升的。
写作也遵循这个规律,之前我总担心自己写的不好,思考的不正确。现在想来,又有什么关系,这是每个哲学家都犯过的错误,没有犯错就没有进步。没有完美的思想,思想总是有局限性的,但在不同阶段的领悟,仍然是重要的。就像后来者的梯子,没有原点, 也就无所谓超越。伟大的思想激发了更伟大的思想,平凡的写作磨练出杰出的写作。
写作也像河流,动态变化、永不停歇。所以,放心大胆的写吧。
本书对我的价值还不止历史观、辩证法以及进化论,它更是一本哲学目录索引,可以用来按图索骥。去探索智慧更深的、更有趣的面向。
了解哲学的历史真的很有帮助,因为历史总在重演,你所忧虑的问题,早已有前人替你探过路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何其幸福。
如果你问我:“快乐是什么”?
我想说:“学习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朝闻道,夕死可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