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灵360度】
大乘班精彩探讨:什么是戒体2018.5.27

大乘班精彩探讨:什么是戒体2018.5.27

作者: 禅晕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13:05 被阅读17次

    妙灵:

    戒体是不需理性思考和主观控制,自动去选择符合目的的做法。比如想要幸福,那就在每个当下不断让自己感觉到幸福,无形团队自会调节外境,让外境衬托出内心的幸福感,这是戒体的作用。

    戒律就是,必须要这么这么做才可以,就是用改变外境来改变内在感觉。

    先持戒律,得到了戒体(想要的感觉状态)后,就进入全自动了,不用再理性主观的去约束思言行了。打个比方。当一个人内在思想混乱的时候。就等于持了不好的戒体。无论他怎样想去做好眼前的工作。但结果往往差强人意。事实是他内心的混乱状态。会让他不自觉的去选择做一些导致混乱生活的决定。

    有些人心中有害人之心的恶念,方便法门就是让他去放生,持不杀生戒,吃素,为的是让他生起慈悲心。开始由于业力的关系,必须主观强制的去约束自己,随着慈悲心慢慢稳固了,就等于改变了原来好杀的业力,转为慈悲的业力,思言行自然会随意业力的改变而改变。有了慈悲的戒体,自然会表现出慈悲的行为,不需再主动约束了。如果继续去约束自己,等于宣布自己是不慈悲,起反作用了。就如行善积德,目的是为了获取戒体,但由于不明理,太过强调行善反而助长了对恶的批判,结果落入二元,失了目的性。

    我原来的习性就是爱纠结,气量小,现在好多了……修行嘛,就是要直面自己的习气业力,觉察到是什么习气导致自己不想要的生活环境,改变也是不能压制原来的习气,因为越压制,就越是强调其存在,只会助长歪风!做法就是队长说的,重新选择,不断去选择……

    队长:

    @妙灵 对戒体的理解说的很好!给大家举个直观的例子,戒体就好像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它不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分配营养该到身体那个部位,完全是自动分配的,这个能全自动分配的这个能力就是戒体。戒体是自在无碍的持,戒律是限定范围的持,对于戒体来说它一切的行动轨迹都是与自性同步的!因此它既使持戒律也已不被限定的范围所局限,也就是说当你真正持有戒体的时候将没有再能束缚你的东西存在……

    通过戒律如何达到戒体?这个过程就好比学骑车,刚开始我们要不断掌握骑车的各种固定技巧,可能还需要别人的辅助,当我们练习到一定熟练度时,就无须再关注技巧或者任何辅助,无需再想我要该怎么骑车?但就是会骑了,而且无需再特意想技巧想有辅助。这就是戒律所要起到的作用和目的!但戒律如果用不好,不但达不到戒体,反而会影响戒体的发挥,就好像学骑车,你就在哪里每天的念叨骑车的技巧,而就是不把车子骑起来!你就算练一辈子,恐怕都学不会如何骑车子!这也是为何说达到戒体以后就无须再持戒律的主要原因!

    玄观:

    一说到守持戒律,人们往往只注重佛教的戒律,而往往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法则、规则,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比如道德、纪律和各种法律都是要遵守的。当各种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时,那就形成了戒体,也就是不戒而戒,说的再简单点就是习惯成自然,这就需要保任的功夫,需要在实践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约束自己。我们所学的一切理论,最终都需要通过现实生活的反复验证从而转化为内心的持续不断的精神体验,当这种内在的感觉和外在的环境融为一体的时侯,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很多学佛人对于佛教的戒律往往守持的很好,对于世间的各种行为规范往往视而不见,这是对戒律的非常片面的理解。有很多贪官,他们一方面供佛、拜佛、念佛,另一方面大肆受贿、淫乱等等,把佛当成自己违法乱纪的帮凶,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即谈不上戒律更谈不上戒体。他们往往从源头上就埋下了罪恶的种子,就如正好师兄发的与神对话当中所提到的原罪,任其生根发芽,最后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法律的审判。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打入多少多少层地狱或进入无间地狱,永世不得超生。所谓的深信因果,就是让我们从因地也就是源头上修正自己,管住自己的心,勤修身口意,切忌贪嗔痴,这样我们的修行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以上我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佛家的戒律和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割裂开来,要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灵活加以运用,不要机械的照抄照搬,盲目地持戒只能对自己对他人产生障碍。要形成真正的戒体必须明白我们的心,明白宇宙实相个生命实相,这样我们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戒体,也才能真正做到摄心为戒,以戒生定,以定生慧,不断走向智慧的人生,让我们的人生趋向圆满……

    队长:

    @玄观 的确是这样!每个人学佛的目的都有所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切唯心造!讲解细致周到!

    道定禅意:

    今天对平行宇宙的理解更近了一步,与外在宇宙平行的,是我们内心的世界,内在投射于外,外在宇宙反射于内,内外平行,步骤一致,没有不谐调。内外矛盾和对立是小我的道具与幻觉。

    妙灵:

    心不对,做什么也不对。希望通过改变外境来获得快乐,可是却没有注意到当下是不快乐的状态,所以环境改变了,还是得不到快乐……

    以此推论,就是无论当下要面对何种处境,如何艰难,都必须先让内在快乐起来,才能体验来自外在的快乐。毕竟业力是有惯性的,要逆转则需要极大的愿力。

    正正好先生:

    原始思维,就是对某件事物,或者某个概念最初的认识阶段产生的思维,就比如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课本之前就有了,我对这个词产生的思维,是建立在我父亲文革时期被压迫,我祖辈是地主却被共产等事情上的。所以我对这个词的原始思维就是“什么玩意儿!”

                                —妙灵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乘班精彩探讨:什么是戒体2018.5.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tb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