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纳兰性德诗词摘抄(1)

纳兰性德诗词摘抄(1)

作者: 东风满树花 | 来源:发表于2022-07-30 16:53 被阅读0次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1、最富有哲思的诗: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现代人经常用在分手上的句子。

    是啊,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如初见般美好,这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悲剧呢?

    人人盼望着人生如初见,可事实上,更多的人是你轻易地变心,却推诿说情人间本来就容易变心。

    2、最绵长的思乡词: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乡愁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信仰,纳兰容若也不例外。

    这一天,纳兰容若随康熙在塞外,当风一更,雪一更时,思乡的情绪更加浓烈了。

    翻来覆去的纳兰容若,怎么也睡不着,外面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的将士们无法入睡,在我温暖宁静的故乡,没有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我们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乡病。

    人在落难的时候,在孤苦无依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故乡,那里可以遮风挡雨;最容易想到亲人,他们可以抚慰孤独。

    风光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

    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

    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

    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

    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编辑一处,合为《纳兰词》。

    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交友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

    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纳兰性德诗词摘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th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