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中,我给自己颁了个大奖,名叫“求学进步奖”。颁完奖,我就美美哒一下子睡到了早上6点。
醒来仍然窃喜,没准有一天真会美梦成真呢,嘿嘿。
人家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是看到别人天天拿奖拿到手软,自己眼气的慌呗。
不过,我并不气馁,那是自己没积累到一定程度。
我也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自己本来就底子薄,理解力不够,没打根基就直接上来写文,你要能写好才怪呢。
我只会写生活中的小事,如果你让我把书中的理论与生活相结合,我就不行了。我写东西就是直拉掘的那种。
实话实说吧,这个月婆婆临我照顾了,我的生活我的时间都被她瓜分了。
写文的时候,我只想写与婆婆有关的事,因为经历过、践行过,所以就只想写我知道的。
书中很多理论知识,我没践行过,也就写不出来,也让我写得很痛苦。
有一句毒鸡汤:“痛苦吗?痛苦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也觉得有一定道理。
所以就安慰自己,每个人在想变好的路上,都要经过这样的挣扎,急也没用。
现在把书合上,我闭上眼睛,能想象书中和在猫老师的课程中,对我有感觉的几个词:价值观、目标、反馈、实践、融合、反思。
*价值观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被需要就有价值感,思考自己的愿景,是不是被人所需要,参与感等于幸福感,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目标
设立一个目标,去实现这个目标,然后再设立新的目标。这也许是快速的学习方法。
*反馈
在写文中,我最缺的就是反馈。自己一个人在那闭门造车,不好意思让别人给自己反馈。总觉得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可能别人也不会这么想,但就是越不过这道坎。
这也是我准备参加10个打卡模块后,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请一个反馈老师,来对我的文章进行指点反馈。
*实践
猫老师说:你买来很多书藉,认认真真的去读,花了好长时间记读书笔记,其实效率是很低的。我们一辈子可以用来奋斗的时间不多。
不如花几天时间,做做功课,开始去跟牛人交流请教。
你在跟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至于讲的东西你听不懂。这样你的效率会更高。
因为你在跟这些行家牛人交流的过程中你就能知道,到底哪些是更应该做的,哪些是更不应该做的,哪些是坑。你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
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少走弯路就是快!
*触合
听过这么一句话:你如果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那就不是真学问。
它是指在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的全面透彻的理解。
如果一直在家闭门造车,只懂得填鸭式的学习,只求多背多写,不求融会贯通,怎会有望真正的理解。
我就是缺名师指点。如果有个好老师带,他们对疑难问题略一点拨,就能让你豁然开朗。否则就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反思
书中提到“过度自信”。
我常常处于过度自信当中,别看我这大年纪了,思考问题跟个孩子似的,遇到问题不假思索很容易脱口而出。
就拿前天的例子,就是丈夫从事的小建筑行业。
正月十五过后,每天都有几个人来找丈夫干活,有的催的都有些应暇不接了。
突然就有一家打来电话说:“我家的不用你去干了,我亲戚要帮忙盖。”
我说:“没关系的,反正我这边也有活干,他还害怕干不过来呢。”
结果你猜,自从夸完大话,所有的活都停止了,丈夫反而在家闲着没事干。
我惷了很多次,每次自己过度自信时,就会有不好的征兆,那是让你别得意忘形。
对了,想起来年前在读书营参加“终极主题营”打卡的时候。头3天得了个优秀、得了个最牛。副连长小哥让我写“将我的最牛经验讲给你听”。
嘿嘿,我还能把我的经验讲给别人听。那会儿我又囧起来了,我想着以后我还可以至少得个一次或两次优秀,然后又飘飘然了。结果你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都是过度自信造成的结果。
说到这儿我卡壳了,不知道说什么了。
对于《有效学习》这本书,我没有搞懂多少,总觉得它跟调研报告似的晦涩难懂。写起来也很吃力。
猫老师在开营仪式上说过:如果说干一件事情特别吃力、特别无感,那就很有可能在你的天赋里,这件事的积累不够。也有可能是,在你的天赋里,对这个事情是排斥的。
是的,猫老师说的很对,我就是积累的不够。但我对这件事 是不排斥的。
本来这本书是本好书,但这些天我的心不在这上面,在我婆婆身上。我只有在夜里的时候,囫囵吞枣看一遍。写打卡文时,我又不知道怎么下手。
所以,再深读也是以后的事了。
写这次主题是:让撰写求学模块读书分享稿,形成自己关于求学的理论建设。
关于做好“理论建设”,我是写不出所以然的。因为我的理解程度,还没达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地步。
猫老师说了,在教别人之前,自己先做到,切莫纸上谈兵。
所以书中好多理论知识,我都没做到,我也不会撰写。
最后还要对自己说:才华不够,死磕来凑;积累不够,努力来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