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
文/图/石丰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题记:无数个个人的沧桑经历和命运多舛,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真正历史和命运昭彰。
近几年,娘因摔跤骨折,腿脚不便,加之娘和父亲年事已高,生活诸事需要照料。平时,妹妹担当重任,伺候父母,兄长退休以后似乎比较自由,实际上他比上班还要忙碌,操完我们大家庭的心,还要帮孩子到上海照看外孙,我利用丫头寒暑两个假期,照料父母一段时间,并感谢妹妹兄嫂对我的体谅和包容,既惭愧深重,又珍惜如天亲情。
春节前夕,丫头放寒假后,我从西安返回老家,伺候年迈的父母,无论是做饭炒菜买馍,帮娘和父亲料理诸事,娘吩咐并指挥到哪里,我便即刻遵命按最高指示办,娘高兴,我乐意,娘俩配合得非常默契,只要让娘和父亲开心快乐,是我最为舒心的事情,同时,也让我度过一段充满温馨和感恩的美好时光。
娘今年高寿87岁,父亲88岁,两人一生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早年依靠她和祖父的辛勤劳作,以及父亲微薄的收入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过去的许多往事,虽四十多载如白驹过隙一般,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是我生命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家庭给予我最为感动于心的呵护和恩情。
娘,祖籍河南开封朱仙镇辖区一村庄。娘6岁那年,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当时,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日军西进,黄河花园口段被国军炸毁。涛涛黄水,如无数头翻滚的猛兽一样,一夜之间,娘和乡亲们的家园变为泽国。而乡亲们直面这场突如其来的厄运,无可奈何,痛苦万分,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据史料记载,那场人为灾难,死伤老百姓达32万之多,逃亡人口约63万。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有关资料披露,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文夕大火(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史称花园口决堤。
洪水过后,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娘的家园,如同人间地狱一般。娘在母亲和家人地保护下,尽管她惊慌失措,但娘和家人非常幸运,被老乡用船救起,未被洪水冲走而得以存活。
娘小时,家境不错,家里囤积的花生、黄豆、玉米、高粱、小麦等粮食充足,不缺吃少喝。娘的父亲是方圆有名的兽医,他医术精湛,为人厚道善良,深得乡亲们的信任和尊敬。但不幸的是,在洪灾发生前,娘的父亲因拒绝给日本人的军马看病,被开枪射杀。洪灾发生后,家园被毁,娘和她的母亲、祖父以及幸存下来的乡亲都四散逃命,面临生存危机,而娘的母亲因无力养活两个年幼的孩子,只怀抱着娘的三岁的妹妹自讨生活,另寻他嫁。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娘被母亲遗弃后,由娘的祖父临时照管。洪灾发生以后,家人的生存都成问题,几乎无所着落,经常饥寒交迫,担惊受怕,就这样,娘和她的祖父生活了不到一年时间,祖父因病去世,娘彻底无所依靠,成了沿街要饭的孤儿,长达两年之久,期间遭受的苦难,可谓刻骨铭心,九死一生!
娘11岁时,被人贩子和邻村的老乡带至陕西。那时祖父家贫,担心给父亲娶不上媳妇,从熟知的邻村人那里花了十五斗小麦作为交换,给父亲当童养媳。娘被祖父领回家后,祖母发现娘的左脚少了五个耻头,问娘是怎么回事,娘把她在乞讨路上左脚冻伤,又被孤儿院的医生锯掉的经过告诉了祖母,家人为娘所遭受的痛苦都非常难过。可怜的娘,被祖父收留以后,从此结束了乞讨要饭的生活,有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去处和家庭。
娘来到祖父的家里后,父亲只有12岁,大姑5岁,小姑3岁,在老祖母棍棒的严厉管教下,娘不但学会了做饭、擀面、蒸馍和炒菜,而且还学会了织布、纺线、做鞋、做袜、做衣服等活计,还要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等事情。
娘14岁那年,老祖母和祖母因病长期卧床不起,娘除了伺候两个病人外,还要经管两个年幼的姑姑和父亲及家里的生活。在伺候两个病人期间,正值冬季,娘说那年非常寒冷,好像能冻破砖头,而老祖母的痢疾病,拉了一个冬天的肚子,为了及时洗刷老祖母的屎尿布片,她需要将村口已经冰冻的老池塘砸开两个窟窿分别清洗,两只手时常冻得疼痛难忍,红肿得象胡萝卜一样,连邻村的路人看见后都心生同情和怜悯,要娘赶紧上岸,免得冻伤生疮。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有关娘早年伺候老祖母和祖母的往事,以及逃荒要饭和在孤儿院经历的苦难,我曾经在十多年前的中篇纪实散文《祖父》中,有过详细描述。娘的悲惨遭遇和苦痛,让我无法想象和非常悲伤,也让我很久难以释怀。
娘在17岁父亲18岁时,她和父亲结婚。父亲说,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因家里贫穷,结婚仪式非常俭朴,祖父在镇上买了2斤猪肉,自制一些粗糙的茶点,以黑豆为主,给前来道贺的亲戚朋友做了五个炒菜,即算招待客人,给父亲完婚,而娘通过多年的家务操持和锻炼,早已完全担当起料理家务的重任。她和父亲、祖父和两个还未出嫁的姑姑一起,相互帮助,共同支撑起这个相依为命的家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同国成立以后,地方政府帮助民众寻找因战乱或灾难失散各地的亲人,作为一件慈善政绩来对待。老家村里祖籍河南且失散多年的几个媳妇,都已相继找到娘家的亲人或得到相关音讯。但是,听父亲讲,老家方圆十里,有许多外省的媳妇怀抱孩子回娘家后,不知何因便杳无音信或彻底失踪,让男方家庭痛苦万分并懊恼不已。
娘22岁时,兄长出生。村里负责此事的八爷根据娘提供的通信地址,通过书信方式已经和娘在河南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尽管当时娘的母亲在洪灾后遗弃了她,但随着岁月的打磨和娘的体谅及人之常情,娘思念亲人、期盼团聚的心情也与日俱增,她和祖父协商后,决定回河南娘家一趟。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七月的关中,天气炎热,院中香椿树上的知了没完没了地鸣叫着高温的暑季。娘收拾好行李,小心翼翼地装着祖父卖掉苜蓿种子所得的10元大钱,作为唯一的盘缠,并带上蒸馍,告别祖父和两个姑姑,怀抱着出生八个月大的兄长,从老家乾县到省城西安再乘坐火车,回一趟离别11年之久的老家和娘家。
娘坐在火车上,抱着兄长,似乎忘记了饥饿,一路没吃没喝,坐到河南开封。听娘说,兄长那时长得人见人爱,又白又胖,周围的乘客非常喜欢,有人要抱兄长,娘坚决不让,即便有列车服务员看到她怀抱孩子又身背行李,非常不便,主动前来帮忙,娘让她只拿行李,孩子必须自己抱上。娘说,车上人又多,又不认识,她把我娃抱走了可咋办!由此可见,年轻的娘,独自一人出远门,多么有安全防范意识。
那时,火车比较缓慢,加上天气炎热,临时停车时,车内热得象蒸笼一样,即是到了晚上,也几乎无法入睡,实在困倦得不行,她就抱紧兄长,打一会盹儿。到了开封,转乘前往朱仙镇的汽车,下车后,再行走五里乡路,才能到达娘家村庄。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年幼的娘作为黄河洪灾的幸存者,以及后来的悲惨经历,她将苦难深重体会得痛彻心扉。自从11岁来陕西被祖父收留,11年时间匆匆已过,并从陕西辗转河南娘家600多公里。娘终于见到了她日思夜想的母亲,娘紧紧地抓住母亲的双手,母女俩失声痛哭,让在场的家人无不落泪,而且失散长达11年之久,千言万语,有诉说不尽的离别之痛。
转眼间,娘在河南娘家住了20天有余,那时,通信不太发达,祖父和父亲也无法了解娘的具体情况。娘长时未归,祖父难免心生误会,担心娘回河南,也像邻村有些外地媳妇回娘家一样,从此失去联系,不回陕西了。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祖父愈加心神不安,家里诸事也需要麻利干练的娘回来料理。有一天,他一人坐车来到乾县供销联社,等待前来进货的父亲。那天,正巧父亲到乾县办事,一眼发现供销联社门口蹲着的祖父,而且一脸愁容,他赶紧上前打声招呼,询问祖父有何事情,祖父含着眼泪说:你媳妇和娃去了河南娘家,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我非常担心,是不是不回来了?……祖父说罢,父亲心头一酸,但他强做镇静,安慰祖父道:伯(父亲),你不要怕,没有啥,不回来就算了,我还很年轻,大不了再娶个媳妇……
时过不久,家里正因娘回娘家失联而心急如焚之时,娘怀抱着兄长,在娘的妹妹地陪同和帮助下,从河南回到陕西。这时,祖父、父亲和两个姑姑悬着和吊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娘回到家里后,向祖父详细叙述了她回娘家的具体过程,以及娘的叔父挽留她在河南老家生活,让怀抱中的兄长顶上户族大伯家的门子和香火,许诺给娘30亩土地,作为让娘不回陕西的条件等。娘对他的叔父说:叔父,哪怕你给我100亩地,我也要回陕西!陕西是我的家,我怎么能丢下陕西我伯、我娃他爸、我两个妹妹和一家子人呢!?期间,叔父又托付村里老乡劝说娘,恳请娘,要娘留下,娘也一口回绝,毫无协商余地。娘的叔父见娘心意已决,无法撼动,不再为难,让娘的妹妹一路陪同,返回陕西。
祖父、父亲和姑姑等亲戚朋友听罢娘的叙述后,都为娘有主见,有主意,并深爱这个家庭而称赞娘的善良和德行。而且,娘以她的慈悲聪慧和责任心,也赢得了大家对她的钦佩和尊敬。
在后来的日子里,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家里诸事大多由娘操心照料或决定。在我的印象中,娘经常晚睡早起,忙忙碌碌,好像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白天,她和村里社员一起参加生产队各种劳动。如,拉土、平地、施肥、拔草、锄地、打粪、浇地、种菜、种麦、夏收、秋收、打梁子、种蔬菜等农活。晚上,常在如豆的油灯下,纺线、织布、拐线、搓棉花、拉鞋底、裁布料、做衣服等。
记得有一年冬天,雪花飞舞,秦地一片苍茫。我从西安回老家看望父母,刚推开老家大门,发现娘和邻居们围坐一圈“掀花花”(一种窄长的传统纸牌),我顿时心头一热,泪水充满眼眶。在我的印象之中,娘从来都是忙里忙外,忙上忙下,不肯歇息,几十年来,我第一次看到娘有如此休闲的时刻。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年少时,娘对我们要求严格,爱护有加,谁做错了事情要检讨甚至进行体罚。但是,尽管如此,娘对我和妹妹也溺爱难免,致使我和妹妹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不休。这时,如果被祖父看到,他会操起靠在屋檐下的竹竿,大步向我走来,我那时眼窝贼亮,发现情势不妙,没等祖父举过头顶的竹竿落下,便撒腿跑得无踪无影。
过去,虽然年幼无知,但也比较灵活,尽量不挨祖父的竹竿,只要迅速逃离现场,祖父也不追赶,要我让着妹妹,也就相安无事,妹妹也依仗祖父和娘的保护和溺爱而任性或毫不示弱。现在想来,顽童时代的滑稽可笑,也组成了金色童年的幸福和喜感。
娘对祖父的孝敬,使我家连年被公社评为“五好家庭”,而娘伺候祖父的美名,也在老家方圆和亲朋好友及乡亲们之间传为佳话。娘常说,是祖父收留了她这个要饭娃,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娘知恩图报,对晚年的祖父更是精心伺候,而祖父幸福的晚年也常得到乡亲们的夸奖和羡慕。
那时,正值七十年代,一年四季,到了青黄不接的二三月,家里粮食短缺,以蔬菜或其它粗粮补充。为了节省粮食和保障祖父的生活质量,午饭期间,祖父碗里的凉面用纯小麦制作,又筋道又好吃,面条随着祖父筷子挑起的同时,飘散出菜油爆炒韭菜或葱花的香味。而娘和我们所吃的面条,则用玉米粉做成,久而久之,味蕾必然麻木,自然非常难吃。
往事不随风,娘曾经的故事先暂表这些,以后再详细叙述。
四年前,娘在老家因摔跤骨折,在咸阳治疗期间,更是得到兄长和嫂子长期地精心伺候和照料,使娘的身体迅速得到恢复,兄长和嫂子也得到娘和父亲及家人的称赞。特别是对于娘来说,她直面骨折,表现而出的坚强意志,一直是我心中的英雄,也让当时在医院同住一室的病友都叹服不已。
如今,娘和父亲,颐养天年,相濡以沫,儿孙满堂,晚年吉祥。同时,娘和父亲所经历的命运昭彰和所持守的勤劳善良、慈悲为怀、礼让宽容、乐观向上的智慧和美德,以及作为我们大家庭德高望重的精神领袖,不但是我们家族一笔非常丰厚的精神财富,更是儿孙们永远敬重和学习的榜样。
石丰2019年正月11日于老家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个人简介】石丰,陕西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时代人物》杂志社主笔,独立艺术家,自由撰稿人。2016年《时代人物》首刊报道,2018年荣登《时代人物》首刊封面,2018年新丝路文化推广奖获得者。67年生于陕西,现居西安;自幼习画,年少时即有作品发表于杂志和报端。曾从事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相关设计工作,艺术跨界和艺术门类涉猎广泛,现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秉持魔幻解构主义和几何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和绘画理念,以艺术的方式和角度,揭示人性本质,消解事物表象,解构现实生活,做有灵魂和有信仰的艺术。
我要回陕西!——母亲的往事【时代人物】是中国第一本与美国【时代】周刊具有天然姻缘的大型时政综合类期刊。坚持以“全球视野、中国高度”为标杆,团结全球学界、文化界、思想精英,深入时代的各个方面,梳理海量信息,用朴实、深刻的表述为您提供最具价值的思想盛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