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和“观点”有的时候很难区分,“喜欢”和“相信”也是这样。
发出这个感慨,来源于近期的一个热点,丁香开始撕保健品了。
我觉得很好,因为还有很多人因为保健品在浪费钱,甚至耽误正规治疗,但是网上有公号曝出其实丁香的说法里面有很多误导和与事实不符的地方。
有一篇公众号写得很好,文章中列举的事实都有相关截图为证,以证明自己的言之有据。因为我曾经推荐丁香给朋友,而且这次站丁香,所以朋友发这篇文章给我,问我怎么看。
我花了一两分钟快速读了,没有去查实文章中的内容,因为我已经得到了我想知道的,觉得完全不需要再做什么,我的时间和注意力应该用在更有产出的地方,而不是当吃瓜群众。
我不想再掉到“人生三大坑”中的两个坑中,“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和“为别人操碎了心”。
但既然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依然不知道写什么,不如谈谈我认为应该怎样看热点问题,因为我们既不能瞎凑热闹,但也不能对社会漠不关心,脱离现实生活,何况,该自己操心的还是省不掉的,比如如何让父母不被骗。
那篇文章我觉得写得很好,因为开头部分就说清楚了一个观点,不支持保健品。这是节约时间的做法,点赞。
那么,这一点上,我已经得到了全部想要的,那就是依然没有科学证据支持保健品。
在明确了这个大观点(前提)之后,文章用平实详尽的图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大体意思就是说,虽然保健品的确有问题,但丁香用隐瞒和故意忽略很明显的事实来撕权健,这种用一个谎言揭穿另一个谎言的做法不好。第二个就是丁香自己的公众号中一边说不要相信保健品,一边卖保健品,也不好。
这样的话,对我来说就很清楚了:
1、保健品依然不要买;
2、如果没有产出地花注意力在这件事上,依然是瞎凑热闹。
当然我也明白,朋友分享这篇文章给我,其实内心是失望的:本来觉得蛮好的一个公众号,原来也会有让人诟病的地方。归根结底一句话,这个世界还会好吗?到底我们该怎么做?
我的观点是:
1、真实的世界并不总是正确或美好的。
2、不要迷信科学;
3、“事实”和“观点”有的时候很难区分,“喜欢”和“相信”也是这样。
先说用一个谎言揭穿另一个谎言。
马丁路德金和民权运动了解一下。
据说,经考证,当初那个引爆了美国民权运动的照片,其实就是一个大乌龙,照片上看上去被狗和警察撕咬欺负的黑人男孩,其实是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他只是从那里路过。更关键的是他并没有被欺负,事实上他在踢那只狗,而警察是帮他拉着狗。事实上那个著名的被报道的当天去参加的黑人很少,大部分其实都是去看热闹的人。
但通过种种媒体宣传以及部分的巧合,民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最后取得了大家都想要的结果,黑人的权利的确被提升了。
这就是观点与事实的关系了。事实有真假,观点只有高低轻重。
从一个事实按照严格的逻辑,也许未必能得到*一个*固定的观点。
一般来说,如果这个观点本身是对的,那就应该找到正确的事实来论证这个观点,这才是完美的。可惜,也许真实的世界不可能完美吧。我想人类通过错误的做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观点,建成一个更好的社会,这也没什么不好。
或者说,这也许是大多数人,像我这样的底层普通人希望的结果。
这里面或许有一点点演化的意思,还有很多因果和相关性的问题。反正很多时候,相关是容易找到的,而论证因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关于科学,无论是科学本身,还是相信科学的人,都有很多被误解的地方。
科学思维很重要。
科学的不等于正确的。这句话我也是过了好长时间才能够真正的理解。
这个观点最初是从吴军博士那里得到的,他提出有些人对科学的迷信,其实就跟对宗教是一样的,当时不太能够理解。科学的未必是正确的,这句话当时就是根本不能理解。再然后是看的卓克的科学思维课渐渐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可证伪的才是科学。在被证伪之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更大概率可信的,但它不等于就是正确的。
科学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结论,所以从这个角度,科学就是应该反复的自己打脸。(观点:自己打脸没有什么可丢人的,觉得去年的自己很蠢,或许说明成长了,进步了。)
想得再多,最终要落实到自己怎么做。
我认为,我们的相信跟喜欢最好是两码事,相信了不一定要去喜欢,比如方舟子,喜欢了也不一定要去相信,比如有的时候父母、亲戚朋友说的、做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应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否则就沦为了乌合之众。
或许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什么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所以,关于丁香自己反对保健品,同时卖保健品,这一点对我来说根本不构成纠结和困扰。
丁香说,保健品如何如何不值得相信,fda认证的保健品是作为食品等等。那么这是事实的话,我知道就好了。怎么看丁香卖保健品呢?这个公众号也是要活下去的,他的编辑、作者都是要吃饭,靠钱才能够生存的。
关于金钱,我想起了鲁迅。
鲁迅有一个特点,他一方面拿国民政府的钱,一方面还骂国民政府。鲁迅说,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鲁迅写到:
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
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的深刻并没能完全领会,只是浅显地理解为一种金钱恐惧症。
(相关学习心得https://www.jianshu.com/p/6404da45aaf8 )
所以丁香推荐保健品,那就推荐呗,反正我是不准备买的。
或者说我不需要的时候不买,需要的时候就支持支持我喜欢的公号,如果它真的能够让我喜欢的话。
所以我买的理由并不是我相信它,而是我喜欢它。
知道了应该区分“事实”和“观点”,“喜欢”和“相信”,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
用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热点,自己做决定,最大程度地把握怎样使用注意力,这是我目前知道的,最有可能渡过“值得一过”的人生的方法。
让学术回归学术,只有等到学术既无利可图,又不承担情感寄托的时候。——《熊逸书院》
以上,就是我关于看热点又不掉坑的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