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来判断一个故事到底值不值得去讲?
首先,故事里是否有正在展开的情节?
其次,是否能确保受访者向你敞开心扉?
待这两个条件你心中有数了,可以问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了。
1.我是否能随时跟随受访者旁听、观察?
故事是随着情节走的。
一个记者只窝在办公室里,不可能写出实时的报道。
你准备采访一个受访者时,你是否能按照预定的时间,跟随情节的展开自然访问。
无论受访者是要走路、开车、开会、就医······
因为很多不预期的事情的发生,可能会提供意想不到的素材。
2.有什么事要或已经发生了?
你不可能亲历所有的情节推进,那么已经发生的事情是否重要?
如果是,你要如何才能将过去转换到眼前?
这些事对我要写的人或事有什么影响?
是否有留下影像资料?
3.这个场所、人、行动是重要的吗?
你写作过程中都从哪里寻找灵感或素材?
午夜末班地铁上对面满脸倦容的男人?
咖啡馆最角落里那个发呆的女人?
你的焦点在哪?眼前的这个场景、人物与举动,是重要的吗?
它是“答案”还是只是一个“安静的时刻”?
4.我的人物去其他人是否有互动?
对得上话,读起来才有趣。
一问一答的形式会真实得多。
你要写的这个人物,周末会不会去朋友聚会,那么他们的对话方式是怎样?
那肯定会比应对硬邦邦的采访时要自然和灵动。
5.这个故事我打算怎么写?捡其中一个场景?一整天的事情?还是一个人的一个阶段?
也许你可以连续的跟随一个被采访者,观察他的日常情节推进。
从早上的惺忪睡眼到夜晚的孤灯一盏。
可不见得就一定能获得能用的素材。
你就只能继续等待、跟随、或者放弃。
直到你真正需要的一幕场景出现。
6.故事的结尾,你的人物是否有某种“顿悟”?
当故事结尾,受访者对自己是更困惑了,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感受?
他们意识到了什么?
或者到底还有什么是他们应该却没有意识到的?
7.这个故事的重要性在哪?
你写这个故事对大家讲些什么呢?
它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道理?
如果一个故事带有普适性的真理,哪怕很傻,那也是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