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咚叮咚地往下流淌,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竟然在岩石上冲刷出一个鸡蛋大少的浅坑,里面填满了黄澄澄的金砂,天天不增多也不减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喝水,偶然发现了清澈泉水中闪闪的金砂。
惊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
从此,老汉不再受苦受累,过个十天半月的,就来取一次金砂,不用说,日子很快富裕起来。
老汉虽守口如瓶,但他的儿子还是跟踪发现了这个秘密,埋怨他不该将这事瞒着,不然早发大财了。
儿子不断地怂恿父亲拓宽石缝,矿大山泉,不就能冲来更多的金砂吗?
做父亲的想了想,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说到做到,父子俩随即找来工具,叮叮当当地把窄窄的石缝凿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几倍,随后又凿深了坑。
父子俩想到今后可得到更多的金砂,高兴得一口气喝光了一瓶酒,醉成一团泥。但是,父子俩天天跑去看,却天天失望而归,金砂不但没增多,反而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父子俩还百思不解,金砂哪里去了呢?
这对父子贪婪地希望得到更多财富,却连原本微小的利益也失去了;当人太贪心时,最终会变成什么也得不到。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希望获得不义之财是遭受祸害的开始。”
人若不能学会知足与珍惜,终究会为自己所害,“想要得到更多”的念头,只会不断地折磨我们;对生活现状的种种不满,轻易地将快乐的心掩盖了,每天只剩下沮丧和埋怨。
事实上,古人不就曾劝诫我们:“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又有几何?”
晚上睡觉所需的不过就是一张床的大小,每餐有的也只不过是一碗饭的食量,再多的土地、钱财,我们又能用得到多少呢?拥有许多我们用不到的事物,真的就是富有吗?
美国作家埃默森曾经说:“贫穷只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正因为你自觉穷,所以穷。”
如果我们不能从内心说服自己,学会知足与珍惜所有,我们将穷尽一生的气力也无法成为一个“富裕”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