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研究就在我们的每一天工作中

研究就在我们的每一天工作中

作者: 树人有约 | 来源:发表于2023-06-10 20:12 被阅读0次

本文2096字,阅读需5分钟。

一、我的研究历程

按照怀特海教授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讲到教育的节奏在智力发展的各个阶段,将经历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我的教育研究之路也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浪漫阶段:1989-1995年是我的教育生涯的第一个6年,我无意识的踏上了教育研究之路,这是我教育研究的浪漫阶段。

那时的我喜欢写教育日记,喜欢给孩子们做各种记录,甚至自己花钱买相机给孩子们拍照片。孩子们毕业时给每一位孩子送了一本《现代汉语小词典》,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花了多少钱,甚至这件事在记忆中都有些模糊了,这张照词典的照片,已到中年的学生发给我的。那时我还是一位教育研究的门外汉,凭着一腔热血,赤膊上阵,学习着与儿童打交道的本领。

精确阶段:1996年,政府教委从上到下刮起了“科研之风”,“科研兴校”“科研育师”成为热词。各中小学校开始成立科研室,组织学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带完第一届毕业班后,我很荣幸作为学校培养的中层管理干部,从语文教导主任岗位转任到教科室主任岗位,真正踏上了教育人生的研究之路,这是我教育研究的精确阶段。

我开始参与了学校的各种课题研究活动,从参研到主研,再到独立主持一项区级规划课题,市级课题,逐渐摸索到了做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规律。自1996年开始接触科研,至今已开展各级各类课题20项。

2014年因工作需要,我来到了融汇沙坪坝小学。 2016年凭着多年的科研经验为融汇沙小申报了三项课题,一项重庆市重点有经费课题,一项重庆市一般规划课题,一项中国教育学会一般规划课题。这意味着我的教育研究进入了综合运用阶段。

目前,融汇沙小三项课题已经顺利结题。来到树人沙磁小学,再次开启新一轮的项目研究。

我的研究之路永无止境……

二、我的研究叙事

我们一线教师怎样进行研究呢?结合我自己的研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 

在教育现实的场景中,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对研究望而生畏,认为搞研究是专家们的事。其实不然。研究就在我们每一位教师身边。

第一步确定研究课题,关键在于:发现真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

我们小学的一线教师,每天的工作,就是来学校与6-12岁的孩子一起打交道。因此我们研究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在和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的真实而具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师生生命中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活。

记得2014年的暑假,我怀揣着一颗教育理想的种子来到了融汇沙坪坝小学工作。当时的融汇沙坪坝小学是一所集团化办学代管的学校,只有11个班级,468名学生,23名教师,且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22.5岁。

如何带领这群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快速成长起来,提升教学质量?就是摆在教学管理者面前的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于是,面对这群年轻教师,如何开展“有质量的校本研修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针对当下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确立了“嵌入教师日常工作情境的校本研修”实践研究课题。

这一课题的选择,就是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在于精准分析了师资队伍的情况作出的选择。

明确研究目标 

第二步明确研究目标,关键在于:找到“目的地”, 将课题规划出路径。在课题确立之后,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目标:探索城市新建小学年轻教师集群成长的校本研修模式。于是,结合要到达的“目的地”,我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分解,确立了几个子课题。如“嵌入教师日常工作情境的校本研修如何嵌入?”“嵌入教师日常工作情境的校本研修的内容如何选择?”“嵌入教师日常工作情境的校本研修的路径如何?”

扎根教育实践

第三步扎根教育实践,关键在于:探寻巧策略,将路径落地到实践。自从确立了课题后,我就在融汇沙坪坝小学带领着一群年轻教师开展嵌入教师日常工作情境的校本研修。我们一起给老师分成“三人行”的小团队,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要求每一位老师要在团队里“上公开课”。“打开自己的教室”成为了嵌入式研修的第一步。

接着,我们要求老师们每一学期间周上一堂“公开课”,一学期有6-8次。后来发现,主题式的“一课三磨”打造一节精品课例更加适合老师们的工作日常。 于是,每学期开学定主题,每个学科团队组建“三人行”团队进行安排,然后各团队就开始了“一课三磨”的研修。

几年下来,听课、磨课,成为了教师工作的日常,也真正地把研修嵌入进了每天的工作中。专家说,“嵌入”教师日常工作的研修,价值就在于“嵌入”,把日常工作变成日常研究,把日常研究变成一种日常生活。

(四)凝练教育成果

第四步凝练教育成果,关键在于:总结好经验 ,将成果转化为文字。在这一点上,校长是做得很好的。借着该项课题的研究,凝练了几篇文字成果进行了发表。

做研究,不光要做,也要凝练文字成果。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对一线教师而言,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琢磨就是研究,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试图去改变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的大多数的想法与做法就是研究。

朱永新教授也说:“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教育研究是将伴随着我们教育生活的方式,它既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工作的一种方式。

                                 

2023年6月

相关文章

  • 反对派的四种抨击手法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研究一个坏人其实还挺难的,不研究还真不知道,一研究的话,我们觉得坏人还是很有套路的,有时候我们...

  • 学习就在日常的工作中

    最近,在工作中,就有两个很大的体会 。 虽然在高校里学过机械制造, 什么精度 、粗糙度(光洁度)之类的知识,但...

  • 《感恩日志》第【1】天

    感恩是种美得,感恩也是内心的种修行。感恩就在我们的心理,感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2020感恩每一天,祝愿更多的人一起...

  • 创意还是重复?

    我们的每一天多少时间用来重复,多少时间用来创意? 我们工作中多少内容是重复,多少内容是创意? 我们生活中又是怎样?...

  • 生活就是如此如此的幸福有趣

    世间万物,包罗万象。幸福有趣的事情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里。 生活就像一场游戏。 今天农历腊月二...

  • 课题研究就在身旁

    9.28日学校举行了中小学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会。聆听了齐军教授的报告瞬间将脑子里千条万缕的工作中的凌乱头绪缕清...

  • 浪漫就在每一天

    老公是个不懂浪漫的人,但偶尔也会制造一点小浪漫,现在“老夫老妻”了,感觉浪漫的事就剩下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了,两个吃...

  • 天桥手写:每日一篇经典语录,手写呈现

    天桥手写: 不用期待命运的突然逆转 那些改变我们人生的能量 就在普普通通的每一天

  • 今日幸运数学(100)

    快乐每一天,就在麦当劳,从早餐开始。

  • 2018-09-03

    九月,开学季,我们仍然在工作中翱翔奋斗,愿我今后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做得更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究就在我们的每一天工作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at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