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刚刚初步学习了Java语言,草草用了大家都不推荐的Swing自己码了一个模仿微软的计算器,当做作业上交了老师。
那时以为自己可以说会用Java,其实啥都不会,写个程序连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一个都没用上。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没有抄网上的代码,全凭借自己的水平和思维构建。
一直到后面的算法比赛,竟然才觉得对Java的运用熟练度上升了一些。
我今天这样觉得,当时学了Java的用法,就该多刷算法题,提高使用这门语言的熟练度
就这样开始了javaweb的学习,mysql->html->css->js->tomcat->JDBC->xml与tomcat->servlet->request->response->cookie->session->jsp…
这一系列的看视频,不断照着视频里面敲helloworld,
一方面似乎确实在javaweb的汪洋大海找到了一条内部支流,随着小船换大船,小溪流慢慢指引自己来到河流、海洋
另一方面实际上自己依然没有更改自己浅尝辄止的习惯,只是一昧的往前,不曾提下来回顾昨天的所得。这样的结果导致其实现在的我自己要被问起servlet,request,response回答的都坑坑洼洼。
这样的坏习惯一直到我看Spring,SpringMVC,MyBtais。
看起来似乎了解了很多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自己不仅掌握的并不好,而且并没有整体的掌握。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直在了解新事物,一直在了解新事物,未曾停下来沉淀了解的新事物。
这种感觉其实就像每天看一本书,但就只是在看。重要的东西并没有入脑。
其实说像大部分每天刷抖音的人一样更合适,大家只是在刷抖音,体验当时的快乐,也许一些有意义的抖音视频你我本可以学到一点东西。
应该经常沉淀自己的学习。也就是温故而知新。
值得庆幸的是,自己的所有学习博客笔记,都能找到,通过回顾那时写的东西,最近培训的讲解。我总算对Spring的IOC容器的重要性更加理解一点了。
之前为了弄自己的博客网站www.zengzhongjie.com,直接看了一个如何使用SpringBoot的视频。
当时看完虽然草草把自己的网站搭建了出来,其实SpringBoot对我特别陌生(拟人手法)。陌生到哪种程度,还不能说会用SpringBoot,其实自己只能使用视频里面用到的一部分SpringBoot…
你要我给自己网站增加个什么功能,我只能不断看之前的代码怎么写的,去“模仿”写出我的功能。但其实SpringBoot可能本身就有更好的功能去实现。
很呆。这就是呆子和怂鸡的定义吧。傻傻的只敢做能做的….
那最近开始系统地学习SpringBoot,我才逐渐地对SpringBoot的自动化配置有点点了解,它到底是怎么简化对Spring,SpringMVC的配置,如何使得开发一个后台简单起来,包括SpringBoot的配置文件的约定,能在哪里看能配置哪些东西,它所支持的默认日志框架,该如何去替换你想用的日志框架,它运行后控制台的日志该怎么去解读,SprigBoot对静态资源的映射规则,使用自己的SpringMVC配置规则,如何定制自己的视图解析器,tymeleaf的美妙语法…
其实在全面学习SpringBoot的过程中,我不断回响当时做的博客系统,才渐渐明白当时为什么在那里那样写。对一些规定以及原因有更深的理解。
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应该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不断沉淀。不要一昧讲究速度,快速的溜进度。
<u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忙于了解, 将不能深入。</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