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冉老师的教大家如何读书的群,在其推荐的书中有一本《过目不忘的读书法》很实用,书中提到,读完一本书写书评是提高读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巧了,刚看完《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J.D.塞林格),就尝试着第一次写书评,是为记。)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朋友推荐的,拖拖沓沓看了好长时间,一个原因就是小说一直在写主人公是似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的情节,大部分过去了还是如此。直到最后,小说点出了它的主题,主人公霍尔顿对他妹妹菲苾说了一段话:“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事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提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小说到此就基本明朗了,小说前面大部是写主人公霍尔顿因为学校开除,一路的彷徨,迷惘,痛苦,挣扎,恐惧。他本人就是在麦田里狂奔冲向悬崖的小孩子。那么谁是他的守望者呢?他的英文老师安里多尼。接下去,霍尔顿找到安里多尼老师,给了他许多教导(美国式的),他似懂非懂,睡着了。接下来一个情节,让人惊讶。睡眠的他发现了老师在黑暗中安抚他,他竟连夜逃离了他信任的老师(没信仰背景会看不懂)。
结尾太好了,极小的篇幅,主人公转变了(尽管用他一惯的玩世不恭的语气表达),他被从悬崖边拉回来了。
小说有句很好的格言分享下: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