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这样读书就够了》
作者:赵周
类别:实用型

这是一本我看了一半,就迫不及待想要写书评推荐的一本书。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出差的飞机上。连续的飞行工作让自己深感疲惫,在飞机上瞌睡不停地袭击我的眼皮,小憩过后,还是打起精神把这本书的内容了解了一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读书经历——听到某位朋友推荐,或者在网上看到某位牛人推荐的一生必看书,某天拿到了一本,内心雀跃,期待能从中获得重要的知识,于是开始一字一句看,深怕会漏掉作者的某个重要观点。可是,因为生活工作等等一系列原因,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把它完整看完,于是内心深感不安,认为丢失了一次重要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后来得空又把这本书看完了,当时觉得作者写得真有道理,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过个十天半个月,遇到朋友,朋友问起那本书看了没有,你说:看了,作者写得真好,我看了很有感触。朋友说:我也是这么觉得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应该是大部分喜欢看书的人的常态。书是看了不少,但对自己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这也造成了许多喜欢看书追求上进的人,看了不少书,却依然要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为什么培训会感觉比读书有用?培训和自己看书区别究竟在哪?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成人学习与学生在学校学习,有着本质区别。学生学习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而成人学习则是为了运用。两者的目标不一样,学习方法自然要不同。再加上成人不比未成年的学生,因为要上班带孩子等等一堆事,空闲时间不多,精力有限,如果还拿在学校里那种学习方法来读书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
读书与参加培训有什么区别?书中给出了三个等式: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
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达+I
图书+I=培训
读书与培训区别,关键在这个I上。这里的I,英文全称Interpratation,中文意思交互作用,在这里译为引导促进。每堂培训课本质就是培训师引用别人的理论,联系工作生活实际来为你讲解,高明的培训师还会有很多互动,让人一场培训下来深受触动。但如果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经过引导促进,联系自己的经验,再经反思,就可以自己为自己修正行为,真正做到书为己用。这就是本书的关键所在,即读书就应该为了拆为己用。
成人的世界不乏经验,把书中的某一点联系自己的经验,再来实际运用,这样书才真正发挥了它的价值。至于读不读完,已经不重要。读书,这样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