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疗室的门被敲响了三下,走进来一家三口。
有二十年诊疗经验的陈医生起身把他们让到诊疗桌对面的椅子上。
来的男孩叫宋亦,在本市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三,一直品学兼优,近来却突然不上学了。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后,终于肯去学校,却和老师和同学们一句话也不说。学校没办法,建议家人带着孩子到校外心理辅导中心治疗。
坐在父母中间的宋亦一副不屑的样子,东瞅瞅,西望望。
陈医生按部就班,先请宋亦在门口等候,自己先和父母交谈。宋亦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医生,看上去文质彬彬,在这座城市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他们对宋亦的改变也摸不着头脑,据他们说,宋亦一直品学兼优。也不知道怎么就叛逆了,怎么说也没用……
第二次见面,只有宋亦自己。他依旧问一句答一句,信息量很小,诊疗进程缓慢。陈医生很睿智,不逼他说太多,聊点别的。
比如喜欢什么书,喜欢什么电影,喜欢什么样的未来?
回答前面的问题,宋亦蛮开心的。能看得出,这个孩子读了很多书,对什么都很灵光,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陈医生也是书虫,知识范围广博,二人相聊甚欢。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喜欢什么样的未来,宋亦始终避而不谈。这么有想法的孩子不会对未来一无所知,陈医生心里画了一个问号。
第二次面见家长,陈医生单刀直入:“你们知道宋亦最喜欢的专业是什么么?”
父母互相对视一眼,缓慢地说出俩字:“绘画。这孩子从小喜欢涂涂画画的,只是业余爱好。”
陈医生心里抽动了一下,若有所思。“那你们认为什么专业比较好呢?”
“医科大学啊,毕业后当医生有前途。她妈妈是医疗世家,他是我们儿子,自然要继承衣钵。”
“那——宋亦喜欢么?”陈医生试探地问出自己的疑问。
“——喜不喜欢都得上,他对未来的困境了解太少了。这是一条可以预见的光明大道……”
之后宋亦父母说的话,陈医生都忽略了。他忽然理解了宋亦为何对未来的描述一言不发。在这个律师、教师组合的高知家庭,孩子是绝对不允许“随波逐流”的。
之后几次和宋亦见面。陈医生有意把话题引到绘画方面。谈到绘画,宋亦的眼睛里闪现出与众不同的光芒,话也多起来。
“既然你这么喜欢画画,为什么不去考这个专业?”陈医生突然扔出了疑问,如同一枚炸药。宋亦愣在了当下。
那天陈医生甩出这个问题后,宋亦耷拉脑袋,忽然没有了精气神,也没说什么,提前结束了谈话。
陈医生有点懊悔,孩子心理伤的不轻,超过了他的预期,连谈谈都没有力气,更不用说争取。
但自从这“口子”打开了,他们之间似乎不需要再捉迷藏了。宋亦也渐渐的把心里话吐露出来。父母一直忙于工作,对他管教不多。他喜欢绘画,并一直在默默的努力。
但这一切在父母眼中一文不值。他们早早为宋亦制定了未来的光明大道——考医科大学。他无力抵抗,只能消极对待。考医科大分数必须名列前茅,他索性不去上学,分数直线下降,父母也不用指望他了。
一个高三的大男孩,有胆量破罐子破摔,却没有胆量和父母抗衡,而最可笑的是,他的父母居然对此一无所知。
陈医生让宋亦写下对未来的设想,越详细越好,等下次见面的时候,宋亦蹦着跳着就进了诊疗室,看上去非常开心,将写的密密麻麻的一张纸递到了陈医生的面前。
陈医生心里暗暗叹息,孩子就是孩子,虽然梦想没有实现,只要有人愿意倾听,只要可以规划未来,就足以让他开心成这样。
第最后一次面见家长,陈医生谨慎而有限的,把宋亦内心的想法告诉了他父母,和预想的一样,他们依旧不以为然。但他们流露出了对陈医生的感谢,毕竟宋亦又回归了校园。陈医生苦口婆心,劝解二位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为重,先暂时不要压迫孩子去考医科大学。他们二位的表态是“回去考虑一下。”
诊疗结束半年后,也就是即将高考前,有一天宋亦忽然来到了他的诊室,陈医生很开心,问他近况如何。宋亦一脸阴霾,说自己虽然功课落下一些,但勉勉强强还是能够报一个最低档的医科大学,父母对他充满希望……
陈医生心头一沉,感觉他话中有话。“那,你打算去上医科大学么?”
“我自有办法。”宋亦苦笑了一下,挤出这句话。
宋亦走后,陈医生内心惴惴不安,他自知无力说服宋亦的父母放弃医科大学的执念。但他要奋力一试,难道一个医生的名分要以牺牲孩子真心喜欢的志向为代价么?难道孩子做自己有什么错么?
如他所料,宋亦父母地回答一如从前,而且似乎他们非常繁忙,忙得连电话都没时间听完。陈医生在他们扣电话之前说了一句话:“请不论多忙也要观察孩子的状态……”
又过了两个多月,陈医生接到了一通电话,只听了两句话便泪流满面。那是宋亦父亲打来的电话,宋亦完成了父母的嘱托,考上了医科大学。但是在收到入学通知书后的第二天,在家里割腕自杀了。
宋亦父亲悔不当初,泣不成声:“希望这个世界上,唯一理解宋亦的陈老师能送他最后一程,送他去他想去的地方,做回他自己……”
扣了电话,陈医生掩面痛哭。从医二十年,见到形形色色的家庭悲剧,走极端的却只有宋亦一人。这个要强的孩子最终用离开人世来宣布掌控自己的人生,是多么无奈和悲凉!
他批判不了任何人,但作为一个医生,当他看到孩子们无助的泪水,内心的惶恐,他多么希望孩子的家人也能听到,也会懂得。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聚合的爱,唯有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分离的爱。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在引导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为有朝一日离家做准备。父母自认为引导孩子走上一条光明大道,却不知跌跌撞撞前行的还是他们自己。
只有做自己,他们才是完整的人,才有勇气面对无尽的未知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