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坐在我的左侧,隔着一个凳子的距离。
左手拿着手机,播放的音频声音足够响亮,隔壁坐的我听的一清二楚,甚至听的出来视频中女主角此刻语气紧张。
她右手拿着脆皮甜筒,啃脆皮时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让我想到土拨鼠啃白萝卜的画面。
她身穿卡其与灰绿色相间的细格纹西装外套,姑且叫她绿格纹西装女孩
被她啃脆皮的“吭哧”声引起好奇,我下意识转头瞥了她一眼,黑色的披肩长发,头顶和刘海贴着头皮,油油亮亮有些黏在一起。
可能注意到我在看她,女孩拿甜筒的右手有点不自然的停顿。
我再次低头看起了自己的手机。
微信读书界面正在看《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存在主义现象学的兴趣。
胡塞尔说:“回到事物本身(to the things themselves)! ”别在事物不断累加的诠释上浪费时间了,尤其是别浪费时间去琢磨事物是否真实了。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把自己呈现在你面前的“这个东西”,且不管“这个东西”可能是什么,然后尽可能精确地把它描述出来。
现象学的理论很有意思,应用到写作上应该是个很好的方法。我决定试试。
此时格纹女孩接了个电话,听不大电话那头说了什么,她没有说话很快挂断了。估计是骚扰电话。她手机里的音频声音再次响起,女孩没有继续看下去,快速拎起她面前桌上的LV老式棋格的手拎包站起身,离开了座位。
等她走到离我五步远的距离,我转头看了眼她的背影,西装面料是光滑的丝质质感,很适合秦皇岛五月的天气。
秦皇岛秦皇大街的金拱门快餐店,桌子上放着黑灰色帆布印花包,紧挨着包的左边是喝了一半的怡宝矿泉水,矿泉水旁边的餐盘里一杯加了冰块的无糖中杯可乐,一个打包袋封好的双层吉士汉堡。
透明的塑料杯子里装满咖啡色的液体,透明的气泡堆满了杯壁,偶尔几颗细小的起泡向上升腾的过程,碰到液体顶端的冰块后迅速消亡破碎。
可乐杯是不用插管的自饮杯,对着嘴的端口被设计成凸起的一块,我伸手去拿可乐,接触手指的那一刻,冰凉的触感立刻钻进皮肤表层,我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凸起的设计对着嘴唇非常方便将液体倒进嘴里,丝毫没有外漏的顾虑。
可乐顺着口腔下滑,肠道内瞬间传来一股振奋的颤栗。
那是二氧化碳混合冰块带来的强烈快感。
大概是不常喝的缘故,强烈的程度令我有些感到不适,胃里发出抗议的咕噜咕噜声。
我将可乐杯放回餐盘,在键盘上敲下这段文字,顺势翘起了二郎腿。
可能是受到现象学的鼓舞,可能是可乐带来的振奋,身体也感觉到了存在本身存在的意义。
我仿佛变成了眼前的可乐,品尝可乐带来的快感同时也和可乐产生了交谈。
思绪也不再是空白,不知所云。
胡塞尔说:无须理会智识的杂乱,只要关注事物,让事物向你揭示自身即可。
也许我存在本身便是作为一种工具,描述世界瞬息变化的现象本身,包括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