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已退休的职工,是一个一岁半宝宝的外婆。退休前做财务工作,与数字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人生非常简单,日子简直可以用“复制”两个字来形容。我们那个时代跟现在不同,我的观念也比较保守,对于工作也是从一而终,没有多余的想法,直到退休。
退休之后,惊觉我的前半生也太单调了。于是想改变自己,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完整和丰富,将无趣变成有趣,以此拓展生命的宽度。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周身充满了氧气,我的生命开始自由了。我决定要做各种各样的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始。
于是开始报各种学习班,又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每周写一篇文章,每周还要写两篇点评上下楼战友的文章。对于点评上下楼战友的文章,真的很具挑战性,因为不知道他们写的是哪种题材,表达的是何种观点,如果是我陌生的行业,我还得去临时恶补一下基本知识,这样才能走心地完成这个点评。接着我又加入了日更演讲群,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很开心。
我老公看着我整天忙忙碌碌,还笑我年纪这么大了,也跟着折腾。而我女儿却被我深深地影响到了,主动申请加入007,于是,生活中的母女成了007的战友。接下来她又主动申请加入日更演讲群,一下子,我们又成了同班同学。家里的风向改变了,学习氛围一下子浓了起来。我们俩在精神上有了同一种的活法,思想趋向同频。在夜里孩子睡觉之后,我们两人开始践行写作与演讲。此刻,在橘黄色的灯光下,我们成了同盟。我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当交流到观点相同时,那种思维碰撞的火花,让我们眼睛发亮,就像彼此找到了知己,家里生机勃勃。
我很喜欢跟小朋友聊天,当我碰到一些思维活跃的小朋友时,那一根根思维线,就像思维导图一样,在我的眼前展开。有主干,有分支,一片茂盛。我是那样欣喜地跟他交流,我享受在其中,我看到他的现状,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外孙,满心欢喜。
于是我把焦点转向了儿童成长。
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沟通力。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加入“艺术”这个元素。因为没有任何艺术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样。如果想生活丰富多彩,就要具有文学和音乐的修养,要听音乐,读诗歌,看画儿,讲故事。特别是讲故事时,要绘声绘色,用夸张的表情,形象生动的语言,变换不定的手势来模仿故事里人物的身形。这样做的结果,孩子会身如其境,如痴如醉,手舞足蹈,知识和道理,全盘吸收。
关于培养孩子的秘诀,我很赞同七田真的观点:以认可、赞赏、爱护的态度,去培养他们就可以了,在爱的基础上给予规则。
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让孩子独立的走向社会,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并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方面我觉得樊登老师做得比较好。我在听樊登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中,樊登解读父母对孩子的帮助时引用了这样一个事例:他孩子樊奕跆拳道考级,需要用脚把一个木板给踢断,他连着踢了三脚都没有踢断,根据规则,踢三脚踢不断,那就是不合格了。那个教练瞪了他一眼,就拿这木板让别人去踢了,樊登看到他站在那儿有点发慌,这时门外一大堆家长都在那,议论说:“完了,完了,这孩子糟了,过不了关了”。大家都很替他担心,考完后考官开始点评:“谁谁谁今天表现怎么样?谁谁谁今天表现的怎么样?”然后说到樊奕,还没有说到下句时,樊奕忽然举起手:“请考官再给我一次机会”。这时全场的家长都傻了,都在那边看:“啊,这孩子还能这样啊!”这个考官也有点慌,他没想到孩子会说这样的话,然后樊奕接着说:“我只要一次机会”,这个考官在那里犹豫,因为考官不知道该不该松这个口,外面很多家长在小声嘀咕,都说:“给他一个机会吧,给他一个机会吧!”大家都被这个小小的孩子感动了。考官在那里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好,就给你一个机会!”樊奕得到这个机会之后,用力一脚就把这块板给踢断了,拿到了蓝绿带。
结束之后,樊登很开心,别的家长也很开心,说:“小伙子,你真棒”!这时樊登立刻就开始确认他的情感,问孩子:“你刚刚有什么感受?”因为你必须要让他理解自己的感受。孩子说:“我刚才憋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樊登又问“那如果考官不给你这个机会,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很重要,你要让孩子知道,有可能会遇到挫折,孩子说:“要不给我机会,我就好好练呗,我下次再考咯”。这时候家长要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帮助他学会一个东西。樊登选择教他学会“坚持”,所以,樊登就蹲下来,目光直视他“你刚才的表现,爸爸真的很高兴”,孩子问“为什么”?樊登说:“你刚刚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叫坚持。有很多事情放弃了,也就轻易的放弃了,如果我们再努力的坚持一下,有可能就能成功,你今天的表现很棒,爸爸很高兴”。于是他很快就学会了坚持,很开心就学到了知识。听了樊登老师的这段分享,我的内心非常的感动。如果家长能随时随地的应景教育,将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提高啊!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说教育不是你要教给孩子什么,而是施教者的你在成为什么?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还要设计一个全新的人生模式,并将这个模式应用到生活、学习、家庭中,这样你的生活就能井然有序,精彩纷呈!
呵呵,退休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拥有了新的思想,并带来了新的行动。我感觉呀我们的家庭就像进入了春天,开始生发、成长,呈现出一片生机。我们以终为始,步步落实、践行,阶段性的完成小目标,就像李笑来老师所说的,让我们大脑的操作系统,升级、升级、再升级,把一些道理通过反复运用、反复琢磨、反复调整,变成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的工具,以此迈向我们满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