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跟婆婆一起逛商场,她途中接了一个电话,大概是在跟谁讨论公司的工资发放问题,无非是干了多少活给多少绩效,没干活就拿基本工资。
婆婆在三线城市开了一家小型培训机构,但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学生的教学内容,到老师的排课管理,方方面面都要兼顾,确实操心的事情比较多。
特别是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原本有点起色的培训学校瞬间又被打入谷底。
疫情期间上不了课就没有多少收入,但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和老师又要给发工资,作为老板压力也是很大,着实不容易。
挂了电话,婆婆对公公抱怨道:“那个小A跟着老B他们学坏了,也学着传一些负面言论。”我心下想一个小小的培训公司还担心舆情问题?
婆婆接着说:“小A一开始做事情还挺踏实的,现在也学着说什么给我多少钱做多少事,工作态度这么消极怎么可能好好做事。”
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我刚工作时常常有人跟我探讨的问题吗?
还记得我刚工作的时候满怀一腔热情地工作,于是就有一些老员工以关心之名开导我说:“你干那么多,你每个月才拿几千块钱?你对公司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公司给你的回报。”
于是确实有那么一段时期,我也工作懈怠、负能量满满,觉得公司、领导亏欠了自己,就像那些老觉得自己为公司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的“老人”们一样。
好在自己一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没有让自己沉沦在这种消极的工作生活态度当中,毕竟别人如何看待工作是别人的事,我要为我自己的人生负责,哪怕别人给的薪水微薄,也不能成为荒废自己人生的借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