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诸葛越《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第五篇笔记,诸博士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直从事互联网、 新媒体等与先进的技术相关的工作,在教育背景和职场上都走得比较远,能清晰的看到很多问题。在公司做了很多年的管理,发现在工作中学习到的一些方法和思考,完全可以应用到教育孩子上。
不要把孩子培养好了变成“别人”,而是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我们周围的人。
朱博士分享了三点:
1、以始为终的学习目标
孩子一定要学习好。但这个好,不是体育竞赛,不是要去争所谓的高分数,第一名。在工作当中看到,学习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我说的那个技能树上所有的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包括上层的那些综合能力,也包括一些成长的技能。可以查看第一篇笔记《孩子教育的终局思维》
孩子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还有家里的各种学习,获得那些技能。这些技能,要在工作当中,未来的生活当中,都是很有用的。
怎么拥有这些能力呢?
学好文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考试怎么样其实是没有太大关系,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诸博士给孩子学文科列的目标基本上就是实用,能够写好文章,能够清晰地交流,能有自己的创意和思考。
偏理科的项目,比如说数学、物理、化学等,它们后面的概念,往往是以前面的概念为基础的。有人专门建议,理科教学不要把孩子按年级、年龄来分,一定要学懂一个概念再往后学,速度可以慢,但一定要真正理解。
总的来说,学习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真正懂得,是为了真正学好,在工作中使用。这就是从工作中学到的第一点,看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你就会知道小孩应该推什么,不应该推什么。
2、持续有效的沟通
诸博士每周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跟直接下属谈话。谈论的话题很广泛,这个安排哪怕是再下一级的员工也会有,可能是每个月,也可能是不定期的。
公司之所以要设定这种规则,是因为沟通非常有用。通过它,诸博士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情况,对下属来说,能够有一些特定的时间或者渠道去提出问题,或者汇报一些结果。
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沟通是严重不足的。小的时候,你觉得孩子什么也不懂,只是帮他们做很多事。等到长大后,比如到了青少年阶段,他们玩电脑、跟同学朋友聊天,也不一定理你。
要把工作场合定期沟通、保持交流的习惯,带回家,用在孩子身上。至于具体怎么做,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a、婴幼儿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做的最好方式是陪伴,是和他们一起去看这个有趣的世界。要跟婴幼儿多说话,不厌其烦地解释看到的世界,哪怕你的孩子还不会说话。
b、学龄前的孩子,讲故事是很好的方式,你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编故事,让他们做故事的主角。
c、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应该保持睡前谈话的习惯,听孩子分享他一天的见闻。这么做,能够帮孩子整理他一天当中的经历,发现那些重要的事,既能帮他解决问题,还能发展他的表达能力。
d、孩子到了中学后,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变得不是很通畅。这个时候,更加要让沟通变成习惯。比如说可以固定时间,每天晚上找一个睡觉前的时间聊一聊,或者周末找个时间聊一聊。
e、和大孩子的沟通一定要注意几个方面:
·多听少说,不要批评孩子的观点。
·不要有了问题才沟通。
持续不断的沟通非常重要,沟通要一直做,要很自然地去做。
三、充分的尊重和授权
诸博士在公司带团队,尊重年轻员工,不会因为员工懂得少。因为她知道,孩子是一个和我不一样的人,他有他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方法。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在他有能力的事情上,父母应该让他独立运作,给他授权,你只定大方向就好了。
父母应该这样想象,我们跟孩子也像在公司里跟其他人一样,是一个团队,大家有共同目标的。这个共同目标包括孩子的成长,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成长,要全家一起做,但是大家能力不同,分工不同,孩子并不需要跟大人想的完全一样。
诸博士用工作的方法培养孩子,三个方法很好,许多家长都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大,上幼儿园的时候才带到身边,发现和孩子沟通是个大问题,聪明的家长能耐心的克服这个困难,亲子关系才正常。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并且用工作的方法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