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散文
充实而无悔的人生

充实而无悔的人生

作者: 一夜春风cf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16:19 被阅读2次

    一个人要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改善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学是唯一的途径。

    孔子一生重视学一一无论是他个人方面的学习或是帮助有心向学的人。这种贯穿一生的坚持,是后人崇敬孔子最重要的理由。

    孔子一生以教、学为事业,但他从不自满自夸,这种自我鞭策的精神,正是一个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原动力。

    孔子少年贫贱,一个人少年时代忍受贫苦的生活,其中苦况自然是记忆深刻的。因为少年时代生活较单纯,所经历的事物每每历久弥新。

    一个人年纪大了,生活圈子扩大,生活日益复杂,可记忆的反倒少了。对孔子来说,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贫贱,他曾身受,他深深了解一个人贫贱而不怨天尤人,是要经过多少心理的挣扎,才能战胜环境,战胜自己,从而看淡身处贫践,不移其志。

    一个贫困的人,自然希望脱离贫困。谁不希望富贵,但是孔子还考虑到“义”,求富途径正当与否的问题。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如果是可求的富,即便为践役也可求。这就是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要力戒高不成低不就。

    孔子绝不以为一个人非守贫不可,泰伯篇上记载: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国家有道,就当用世,如果落得贫贱不堪,是可耻的。

    如果正当的方法不能求得富贵,比如说国家无道,就当安贫乐道,从己所好。一个人能从其所好,穷达已经是次要问题了。人生有穷达,好比自然有寒暑风雨一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也当坦然接受。

    爱迪生矢志不渝,别人的嘲笑对他并无影响,也不能构成烦恼使他萌生退意,因为研究发明是他所好,是他的兴趣所在。

    钱钟书在文化大环境动荡不定之时,不忘初心,无问西东,潜心钻研,写成巨著《管锥编》。

    沈从文也能避其锋芒,践行“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写成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他们都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不论何种境遇,都能守得住夲心,心甘情愿默默奉献,实现了充实而无悔的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充实而无悔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nk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