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中国教育报主编汪瑞林的讲座,我读了襄阳市云湾光彩⼩学校长、湖北⻘年教学能⼿张静校长的文章《那一回,我糗大了》。为什么这篇文章引发了我的兴趣,因为,这篇文章所撰写的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产生了共鸣,更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去听课时,老师们在导入新课后,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经常会说:“同学们,请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这篇课文。”这时,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齐读起来。这时,老师会说:“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孩子们依然故我,还是齐读。老师着急了,叫停后又说:“同学们,自己读自己的!”学生们这才自己陆陆续续地读起来。也许授课老师当时会有点着急,有点尴尬,但不知道他下来是否反思过:怎么样才避免这种问题?如果他平时在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声音,比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听自己读得怎么样?那样,这种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这只是平时上课时的一个小问题,但往往小细节中会显示我们老师的一些思想。张校长从这节课中,感受到自己在备课时,只关注哪个环节突出自己的特色、环节与环节之间如何衔接……而最应该关注的“学生”却被“设计”挤到了一边。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过多地关注了“我自己”的设计、“我自己”的解读、“我自己”的展示,而最应该关注的“学生自己”却被轻视了。
记得在讲解三年级作文课《我有一个小窍门》时,我设计了“带手套上课——引发学生质疑”、“老师遇困难——学生想办法”、“网上搜方法——师生共体验”、“交流体会——创作片段”这样四个环节。在我出示了我“染色”的手,学生想办法,然后进行师生实际体验活动,最终没有解决问题。这时,教学设计中预设的是学生继续想办法,引出用手机上网搜索的方法,这样设计既教授了学习方法,也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当我问学生:“各种洗涤物品都洗不下去,怎么办呢?”学生的思维开始不断拓展了,五花八门的方法脱口而出。说实话,习惯于既有经验的我挺担心这样的环节,生怕他们活跃的头脑中蹦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反思自己,如果充分预知学情,充分备课,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当时有学生提出:“老师,你可以找医生?”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医生肯定是知道解决方法的。可是,我预设的是学生说出“手机搜索”这种方法。所以,我答到:“可现场没有医生啊!”我用自己的回答敷衍了学生的建议。虽然,当时听课的都是教师们,但他们可能会知道方法啊!为了设计需要,我却这样做。当我读完张静校长这篇文章,就想到了当初自己的这个环节,脸,就不禁红了!
像张校长说的,我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自己”为中心,让他们在尝试中、有探索中不断获得能力的发展。而缺少反思、拘泥于既有“经验”的我,却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写作营的学习中,我开始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行专业阅读,才会从根本改变自己的思想,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们教师,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