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亦舒
不同植物的生长,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有其生长的阶段与所需的天气土壤等条件;
跑步或瑜伽的训练,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会面临相应的问题;
写作这件事,并不神秘,也非天才所为。作家都有些什么特质,练习会必经哪几个阶段,培养写作才能的路径是什么?
如同万物生长,写作也自有其“道”。
如果你也渴望通过写作表达自己,或者你已经开始写作练习但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可以对照看下你目前在哪个阶段,接下来会面对什么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写作难题。
1.了解什么是你的无意识,什么是你的意识。
写作这件事,同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一样,并不是自己能控制住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成什么样就能写成什么样。
大凡大作家,都是靠无意识去创作的。无意识也就是潜意识。
意识是带有理性、控制、评判、要求、限制、害羞、恐惧等特点。潜意识往往是深藏你内心的原始冲动、初始意念、内在渴望、深层愿望,还包括那些有可能正在被你压抑的不吐不快的故事和想法。
2.与潜意识连接,信任自己的内在声音。
风靡北美的写作圣经《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及其作者娜塔莉的其他写作指导书,都有反复提到——写作练习,就是要学会信任自己的声音。
不知道内在声音到底是什么怎么办?即使知道有,也不敢让它浮现,甚至始终对它怀疑呢?
还有诸如——如何通过写作来调心,驱散心中的迷雾,走出情绪低谷呢?
方法有二。
1) 限时书写。
在一天当中,抽出10分钟或者20分钟自由书写。限时的目的是给与自己一些正向的压力,保持专注。遵守四个基本原则:手不要停,精确描述,不要控制,放下评判允许写得最烂。只要时间未到就一直不停的写,让手写的速度去追赶你的念头奔跑的速度,不给判断对错好坏的“裁判官”一丁点机会来打压自己的初始意念。
2)晨起写作。
比平时起床时间早15分钟用以自由书写梦境,内容也可以是头天发生的有印象的事件。
在一天的活动、工作开始前,在需要调动意识去理性思维、规划前,晨起后刚醒未醒,最容易跟潜意识连接。
我有早上无论多早还是多晚起来就写梦境的习惯。最典型的梦境是以为早已释怀的事情却在重复出现,了解到真相会把自己吓一跳,但那些是更真实的自己。
知道自己一直在逃避什么,恐惧什么,想要什么。这对于人生关键问题的选择上无疑是有帮助的。
对以后想写小说的人而言,梦境也是很好的素材,梦境里有超现实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无所羁绊。
配合限时书写和晨起写作,我在线下的“心灵书写工作坊”中,加入静坐与慢走的环节,融入禅修的体验,也是帮助写作练习者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看见,也是疗愈的开始。
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只有与真实的自己联结上,通过“手写我心”便能抵达更多人的内心。
3.带着友善的态度第一遍阅读自己的作品。
有了大量的写作练习之后,你就会积累一定的作品。写完的当时当刻不要戴着“审判官”的帽子阅读作品然后对它指手画脚。不如写完后放一段时间,再去看一遍自己写的文字。
这个阶段的回顾,也是整理。阅读时的态度尤为重要,带着“欣赏”和”友善“的态度,去看自己写的东西。去发现自己的品位,品质,特质、情感。
我在写作练习阶段,用自由书写的方式写了60余篇自我管理类的文章。事后看总感觉写得七零八碎不成体系。但我依然劝自己要看到好的方面,要给自己鼓励。
尝试跳出自己的身份,像看老友的文字一样,不管写得到底如何,也要找出赞她的理由。带着欣赏去发现——近10万字里涉及到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关系管理,健康管理等等,为什么她很想写自我管理类的文章呢?在过去的文字记录中发现她是个行动派,很注重生活实践与体验,不是只看书不练习,光说不练。
这样的人太多了,她肯定不是。并且,她还特别愿意将自己的实践心得跟人分享,带动更多人行动。
这就是我以自己好友的身份在第一遍阅读后,对自己的了解。这份了解,也让我看见内在对“体验”的信仰,以及通过分享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联结”的愿望。也自然生出对自己前进一步的信心。想要体验更深,想要书写更多,想要与更多人分享。
不得不承认的是,阅读自己的作品,真的很难不给自己评判,不对自己怀疑——天呐,我天天都是在写些什么鬼啊!好无聊的文字!写这些流水账有个狗屁意义!……
所以为什么说,正念练习,也就是禅修,在写作练习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念是觉知力与注意力的训练。这份觉察的态度是友善的、接纳的、慈悲的。每天给自己5分钟静坐冥想,两个月下来就能略见成效!不仅提高觉察力,更能培养出对己对人友善而温和的态度。
如果写作者从始至终都没有对自己的这份友善,不仅写作不会有进步,甚至出现还没写多少,就把自己扼杀在摇篮里,对写作彻底放弃的状况。
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内心里都有作家梦,也真的很渴望写作来表达自己,也有过练习,但就是难以坚持。
过多的对自己的不满是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
每个月我在带领伙伴们一期做写作练习时,一直融入正念的精髓在整个活动设计里。比如在同桌朗读,或者组长见证组员的书写时,只说感受,多给鼓励,不给好坏对错的评判和改进建议,是有原因的。
这世上根本没有速成的技能,写作技能更需要长久的练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呵护”自己和同伴内心里那颗刚刚冒出来的爱写作的小树苗🌱,它的承受能力目前还不足以客观的看待太多的“指导”,“意见”,“建议”。
我希望把正念分享给所有想要培养写作习惯的人。即使最后你们还是没有坚持写作,但是对于生活而言,对自己友善,本就万利无一害。
这在其他技能训练中也是适用的,无论是跑步还是瑜伽还是早起习惯培养。第一遍回顾自己的付出时,多点赞,少批评。
4.从批评的角度第二遍阅读自己的作品。
当你检查、回顾了一遍自己的写作内容,并且也有了一定的信心(心理得到鼓励的滋养就会培养出一定的承受能力),再去看第二遍,或者找一个诚恳的、有一定写作水平的朋友来帮你品鉴。
这次的阅读就要拿出“编辑”的角色。或者叫公正的“批评家”的角色,指出自己文章的不足,并且说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会儿说要扮演好友,一会儿说要扮演批评家,到底要怎样啊?
这里需要说明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学会扮演两种角色,来帮助自己进步。一个是盟友,也可以叫甜心,或天使。在你创作过程中要及时来夸赞你,给你鼓励和信心。一个是批评家,能正确的指出你的不足,且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不过千万要注意——这两个角色,就像两顶帽子,你不可能同时戴两顶帽子对不对?所以,你不能同时扮演两个角色。
创作的时候,让盟友出现;写完后过一段时间来看,让批评家出现。
找到这两个角色并不难,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这两个自我,一个是敌人专挑毛病,一个是朋友对自己喜欢到自恋。问题出在我们总是要压抑某一个自我,认为那样的自己是不好的。
要学会跟自己不同的角色这样友好和谐地相处。
当然,对不同自我的接纳,也离不开正念练习。正念的训练,也是训练接纳自身的各个面向。如果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那么你的体内只会充斥着魔鬼般的对自己嘶吼的抓狂。
5. 有针对性的阅读书籍。
你已经阅读了两遍甚至多遍自己的作品了,你发现了一个问题:当你试图修改的时候,会有些无能为力,知道这样写是不对,那到底怎么写才好呢?
比如,你真的不知道如何写对话,如何讲述故事的细节,如何表达情绪……这时候,你需要向你喜欢的作家学习。要去多多阅读。
带着欣赏,也带着批评的角度去看优秀作家的作品。分析哪些技巧能拿来为自己所用。
说我自己的例子。我其实是个很没耐心的人,想写出负面情绪,写出来的文字真的就全是情绪感受,没有耐心写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我没有交代清楚这件事情,那么读者看到文字之后要么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要么被疯狂的情绪发泄吓到。一篇公之于众的文章,只有观点和感受,没有事件,没有细节,你让读者如何去感同身受呢?
《演员的诞生》节目里,宋丹丹老师评价年轻演员的表演时常说,真正好的表演会给人艺术审美,引起共鸣,耐人寻味。
展示故事情节,让观众自己去看去感受,要比演员忽视动作表情对白等细节,只是一股脑儿地情绪爆发撕心裂肺地哭泣要更具感染力。
当我知道我在写作上的短板,在阅读作品时,会特别留意张爱玲的写作。她对细节的描写,真的可谓是调动了五官,色声香味触俱全,丰富多彩。
怪不得写作教学大师娜塔莉·戈德堡说——写作,是视觉的艺术。
写作就像禅修一样,不是why,不是how,而是——what。你看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感受是什么,你展现了什么。至于为什么和怎么做,这种分析类的工作是哲学家和心理医生该干的事。
展现需要耐心,需要细节。很多经典的书籍,优秀的作者都是我们的老师,通过阅读让我们知道差距,了解改进的方法以及前进的方向。
6.避免刻意模仿。
当你开始有意识的阅读书籍之后,你的写作因此得到了提升,却也很危险——你也会很容易掉进另一个坑—— 模仿!
如果过于模仿你喜欢的作者,难免丧失对自己内心声音的信赖,失去自己原有的风格。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是最可怕的。对所有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原创的源泉,其实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看待这个世界,对待生活,拥有自己的视角和声音。张爱玲有她个人化的成长背景,童年经历,感情过往,阅读经验,这些成就了她的作品。
这个世界上再过一百年,再出现一百万个写作者,也不会有第二个曹雪芹,第二个鲁迅,第二个张爱玲……
他们都是唯一的,你学不来。然而为什么我们不想想——这个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只是那些大作家,也包括自己啊。不会有第二个王小妞,第二个Rilla,第二个淼叔,第二个怡睿……
表达你自己,以及为你所在的人群表达,才是你该干的事!
因此,在阅读作家作品时,切忌机械地模仿而失去自己内在的渴望,失去对自己的信任。
7.放松放松再放松。
写作自疗师黄鑫老师说,作家有一条写出好作品的精髓——入兴贵闲。这四个字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篇》: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
入兴贵闲,运用在写作上,意即:
1)不要催促。放下对书写的期待。就像美国写作治疗大师娜塔莉说的那样——允许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
2)悠闲独处。这个独处倒不完全是一个人呆着的意思,而是一个人去做一些滋养内在小孩的事情,让真正推动创造性的那个小孩去玩耍,去嬉戏。所有从事创作型工作的人都要依赖内在小孩的这份敏感、好奇和天真。这与笔耕不辍,阅读无数相比,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勤奋。
3)回避阅读。一旦决定坐下来写作,就要回归自己,隔绝外缘,避免干扰你的潜意识。
4)享受静默。如果有太多的社交活动,太多的言语表达,太多的自我呈现,会失去文字的张力。
这几条简单来说——作家不能光写作,光看书,还要学会放松。
观察生活,放空脑袋,学会独处,过简单健康、规律的生活,享受悠闲,尝试游戏,都是很重要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放松与失控的状态下,去看,去听,去感受。越放松我们收集到的讯息就会越多。
作家并不是一直在思考和分析。如果一直在思考,头脑里都是念头,不是件好事。在那里我们看不见真实的人生。
总结一下:
写作之“道”,有其培养的路径,需要经历几个必经的阶段,也有写作者成长过程中所需的条件和特质。无论我们最终能否因此写出优秀的作品,成为作家,对我们彼此来说,这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什么呢——在写作练习过程中,你会遇到懈怠,会遇到自我贬低,会经历自我怀疑等等,不亚于西天取经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你是否把这趟旅程当作一场修行?是否在过程中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内心有哪些热切的渴望,你是否学会如何友善地对待自己,你如何与你内在的“审判官”相处……
抱着禅修者的心去练习写作,所培养的精神也会贯穿在生活的其他面向上。
无论是养成早起的习惯,坚持跑步训练,瑜伽练习,还是看待人生的转折,找寻事业的方向……这些事,本质上哪有什么不同呢?
你在写作练习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所培养的精神,给你的生活带去很多的包容、接纳、鼓励、和信心。对于人生来说,这些才是最重要也最受益的。
推荐写作指导书籍:
《成为作家》作者 | 多萝西娅•布兰德
《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 作者 | 娜塔莉· 戈德堡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作者 | 娜塔莉· 戈德堡
《心灵旷野,活出作家人生》作者 | 娜塔莉· 戈德堡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作者 | 村上春树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 作者 | 舒明月
作者|王亦舒(王小妞) ——书写,就是靠近真实的自己。
p.s 如果我的书写对你有用,请不要客气,点❤️~留言~关注~赞赏都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