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听崔老师直播,最震撼的莫过于:崔老师怎么可以这么年轻温柔~因为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扎实”,其实心里已经在画像,拥有这么扎实的课堂的崔老师必然是学富斗车,气质斐然……甚至还想到了不怒而威的威严感,但是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这么温柔美丽,娓娓道来的崔老师~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追问,在崔老师的追问中,我对赏罚动机、分层作业等我常用的行为展开了思考。
首先,这样做是为了谁?然后惊奇地发现我远没有想象中的洒脱,依然重视成绩的排名。正因为受这个影响,我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向努力靠近,分数考的高一点。
其次,这样做有效吗?崔老师说这种行为在最初有用,后来就没用了。我之前把后期没用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没有善始善终,后期积分兑换等策略就松懈了,但是现在想想,学生本身疲倦也是其中之因,同时,积分拉开了学生的差距,班级里总有些学生场面霸占着榜首,而总有些孩子永居最后,这就导致这些人破罐子破摔。如果此时为这些孩子打破规则,那么积分策略更是有名无实。
惊起一层汗。原来,我自认为的公平一直以来并不公平,我其实是按照内心的秤来衡量学生,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客观全面
教育到底是什么?忽然发现,越是细想,它就越加复杂,就如平静的大海腾起的细浪,每一滴水都以自己独特的风姿舞动着,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我才可以看清它的真面目?
今晚,学习真切地发生了:我明白了我笃定的事实只是我内心的主观判定的事实,想要知道事实的真面目,要从多个角度来看,从不同的人到不同的目的,全面看。
网友评论